不是谁都有洪七公那样的资质,人家自己就能根据极高的武功造诣,聪明才智补全降龙十八掌。
无论什么行业,天才都不会太多,绝大部分人其实都需要系统的培训。
“所以我想着,不如让各地的村医和乡医报名上京来,然后挑点可塑之才培育一两年,再让他们回去造福村民。”少点庸医误人的事件。
秦院正先是颔首表示深刻赞同,之后却又忽然一个醒悟,忙问道“可他们还愿意回去吗”
便是在京城,最好的大夫也只在宫里,只有太医院有挑挑拣拣的余地。而那些考不进太医院的大夫,也总有一处坐馆,吃喝不愁。可以说大夫不是个人口饱和工作。
他们这般费心培训了一番医术,这些乡医随便去找个医馆坐诊,也要比回村里去收入多,他们还肯回去吗
林姜带笑“所以要签契书。”
说着拿出黛玉帮忙拟定的契书请秦院正看,正是规定了凡事进修类大夫,出馆后,必得回乡十年以上,方可离乡。
其实这个契书也是防小人不防君子。
国人根子上就是恋家的,而且落叶归根的固执,在这个朝代可比现代强多了,京中这些官宦人家长辈故去,还嘱咐子孙扶灵回乡呢,必要葬在家乡土地上才能瞑目。这些乡医,许多是愿意回去的。
何况这衣锦还乡,可比落叶归根更荣耀百倍。
加之京城居大不易,连大皇子的母家都在京城住不下去,何况这些没有根基的人,坐馆挣得前也不够在京城买房买地的,还不如回乡去过好好的小日子。
再加上医馆这一封有官府朝廷加持的契书,让他们必须回到故乡去建设,就是可行的。
至于那些签了契书返乡,却还是一门心思搞钱,学了医术跑路去坐馆的,就得承受下压力了早有一纸官方文书送到他家乡去了,要是不怕全家在故乡抬不起头,不怕爹娘被人戳脊梁骨,就都得履行合约。
真有头铁为了钱什么也不顾的,也正好抓两个典型,给旁人看看后果,才知道违约的下场。
如果说契书是大棒,那么林姜还准备了胡萝卜。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才是最保险她特意设立了培训后回村传医的奖励制度。
只要该村医回去,将医术传给村中其余子弟,再带着徒弟上京通过一场基本考核,就可另外领一笔传授医术补贴,连路费都给报销了。
在这个封建社会,或许她没有办法改变最好的大夫都为帝王家服务这个事实,但她起码能尽自己的力量,把在民间的大夫吸纳进入她的医院,进行下系统培训,再还给人民群众。
秦院正听完了她的整个计划,很是欣慰,老眼中泪光盈盈“若真能推行下去,让各地医生来京城好好学学常见病的诊治,少些庸医滥诊,就是无数百姓的福气了。”
林姜给他倒茶“您老好好保养,会看到那一天的,况且这项大事,且少不了您老人家的带领呢。”
反正秦老在家也急的骂人,与其只骂自家人,不如出来训一训基层大夫,造福下民众。
秦院正连连点头“你放心,我这把老骨头还是能顶用的。”
这样造福病人的事儿,他必然会尽力而为。至于将来大周天下医道的昌盛,他看不看得到没关系,他只看着林姜年轻的脸庞,就有无限的希望。
或许是十年,或许是三十年五十年,她还这样年轻,只要她一直坚持着做下去,那就终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至于医馆的考核,林姜也早就准备好了,一场笔试一场面试林姜负责出笔试题有请六万三千道考试宝典出山。这考试宝典不能白买,考完她正好用来考旁人。
过了笔试的人,再由秦院正负责面试,用他老人家灼灼目光来面试,选出合意的人选。
关于人选标准,林姜很赞同秦院正的观点医术暂且差点没关系,但本心和悟性不能差。
有秦院正这样的老师,加上丰富的资源金钱做后盾,原本没有机会学习,因而医术有些差的乡野医生,都是未雕琢的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