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件事,婆子双眼熠熠发光“真好啊,这不过去一年,我家女儿前不久从州府回来,据说是大丰收那些粮食,熟得快,产量又高今年就要全国推广了”
“出海”
崔文若茫然,记忆中崔折霄当皇帝时,也曾派人出海,只不过没人活着回来,都在海上遭遇了巨大风浪,“那不是很危险的事吗”
“陛下自有神佑,听说那海外之人,头发跟皮肤的颜色都跟我们不一样,有趣得很呢”
崔文若越听越玄乎,她摇头表示不能理解,婆子乐呵呵地说“姑娘觉得甘安县穷,您要是九年前就在啊,那会儿可比现在更穷过去一家老小就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现在好歹能混个温饱,等朝廷的人来了,咱们也种上新粮食,那还不美死”
婆子说这话时,眼睛冒光,看得崔文若不知该作何回答,她感觉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除了自己。
见她神情失落,婆子安慰道“姑娘也不必心急,只要老爷出了政绩,早晚能往上调,隔壁县那位县令大人,去年就刚调进府衙。”
崔文若却想,只要了了还做皇帝一天,阿爹怕是调不上去的。
她问婆子“你觉得女人当皇帝很好吗难道不觉得奇怪吗从来没有过啊。”
“咱们老百姓,管谁当皇帝”婆子摆摆手,“那皇帝是男是女,咱们也决定不了啊,只要她能让我们吃饱饭,不至于挨饿受冻,那就是好皇帝。再说了,以前可没有哪个皇帝,许我们女人出门做生意,还给我们补贴的。”
在外头逛了一圈回到县衙,崔肃就过来了,告诉崔文若,钦差大人预计在十日内到达,并且让她好好准备,过几日去读学堂。
崔肃是这么说的,他面带苦笑“阿爹的仕途,这辈子怕是走到头了,但文若你不一样,朝廷科考录取,对女子会酌情降低,你好好读书,早晚有一天,兴许能再光耀我崔家门楣。”
崔文若活了两辈子,头一次从她爹嘴里听到这样的话,整个人傻在当场,她读书当官光耀门楣
她是女人啊
崔肃还在说呢“阿爹已给你选好了学堂,你阿娘她是上一届主考官,若你能入朝,她想必也会照拂你一二。”
崔文若傻傻地望着父亲“阿爹”
她问“为什么从前,你不这样教我呢”
其实她不是什么都不懂,她也不是真的愚蠢,她心里太清楚两位阿娘的离开是正确选择,可她就是不肯认,因为她打心眼里瞧不起身为女人的阿娘们,也瞧不起自己。她不认为女人能像男人一样做事,不认为女人离了男人也能活,就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奴性与自卑,令崔文若不肯睁开眼睛。
可世上最可笑的便是当她拼命自欺欺人时,崔肃却改变了主意。
“我以前只要读女四书就好了,读不好也没关系,反正阿爹很厉害,崔家很厉害,等我找到一个好夫婿,阿爹能替我压着他,我这辈子不用努力就可以过得很幸福,不是这样的吗”
眼泪顺着崔文若的脸颊滑落,她却浑然未觉“为什么以前我不用像堂兄弟一样读书为什么以前不是让我来光耀门楣为什么现在又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