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的心里满满的皆是疑虑,脸上表情更是变幻不断,一时反倒有些愣怔住了。直到李凌低咳一声,连续叫他:“林庆,林庆……”他才猛地恍然过来,忙应道:“小的在,不知典吏有何吩咐?”
“你看看这个,我总觉着这十里铺去年交上的税赋有些问题,可王主簿那儿却又通过了。”李凌把一份税表推到对方跟前,点着中间一行数据道,“那里的人口我已经查过了,是和其他几个镇子是差不多的,可去年上交的税银却比别处要短了将近四成,这当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啊?”
林庆迅速收摄心神,回话道:“典吏你有所不知,这十里铺的情况确实有些特殊,别看他们人口土地什么的都与其他几处村镇没有太大区别,可那里却是我江城县的科举重地,光举人就有三个,还有八九个秀才。”
“这与那里的税赋如此之少有关系吗?”
“当然是大有关系了,举人和秀才那都是免税的,而且不光是他一家一姓,还能庇护其亲族人等的田地也不被纳税。其实秀才还好些,也就够为自家省下一笔税银,可举人却能免至少两百多亩地的粮税还有其他一些税银,反正足够让十来户人家不被官府征收赋税的。现在十里铺三个举人,八九个秀才加一起,自然就让该镇的税赋锐减四成左右了。”
李凌皱了下眉头:“这是朝廷一早就定下的决策?”
“是的,也不光是我大越朝如此,早在百年前的大宋就有此优待士大夫的政策了,而且那时给的条件更高,就是为了鼓励百姓参加科举。”林庆在县衙多年,这些事情还是很清楚的。
李凌这才有些明白过来,之前他也知道有了功名后可以免税免役,只是没想到这居然还能惠及周边之人。但他依旧有着一个疑问:“可他们又图什么呢?居然就肯让同镇的百姓占他们的光?”
“这一方面自然是能有个好名声,毕竟惠及乡里可是会被人牢牢记住的。另一方面自然也有实际好处,其实那些乡民是把自家的土地归到了举人秀才的名下,每年还会给他们不少钱粮以为报酬呢,当然给的是比税赋要轻不少的。倘若遇到荒年什么的,这些举人还能以最便宜的价格把土地真正收到自己手里……”
李凌心中一动,这就是他们拿国家的政策来给自己赚名声,收好处了,到后面甚至可以凭此名正言顺地兼并土地……或许这也是这世上许多人趋之若鹜地去参加科举,一次次不肯罢手的关键吧,毕竟那好处是看得见的,哪怕当不成官,也能富甲一方。
很快,他又回过神来,笑道:“这次多得你指点了,好了,你再忙一会儿,差不多也该闭衙了。”说着,笔一挥,也在手上这份文书上签下自己的大名,再取过那枚小小的户房印钤,按在了上头,并顺手将之放到了左手边那高高的一叠文书的最上方。
林庆忍了忍,到底还是没能忍住,小声道:“李典吏,这些都是你已经算清楚,可以交与县尊的文书?”他指着那叠足有五十来本的文书,难以置信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