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各位有没有想过中华邮行为什么要来安南建国呢?要建什么国呢?是我杨子正想当皇帝了吗?还是我杨子正想带领大家封候拜将建立不世功名了呢?为什么不在大明建国?要来这安南呢?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杨子正说完,全场的人心肝都在跳,这么光明正大的就谈论当皇帝建国吗?历史书不都是先遮遮掩掩,然后大旗一挥推倒压迫人民的朝廷而建立新朝廷的嘛。
“要讲清楚这几个问题,我得先讲讲我们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国先是有了三皇五帝时期,那时候据孔夫子说是人人圣贤的时期,都是讲道德的时期,没有地主,没有门阀,大家共同生产,共享食物与财富。炎帝为了寻找给子民治病的药草还四处尝遍神草,黄帝写出了《黄帝内经》等著作。第二个时期,是大禹之后有了夏,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有明确等级的社会。”
“什么叫有明确等级的社会?就是有奴隶主的出现,什么叫奴隶主,人也会被当作成猪狗牛羊一般成为奴隶主的财物,人可以像货物一样相互交易,没有了当人的尊严,奴隶所有生产的东西都归奴隶主所有,包括奴隶本身。这个时候的国家是由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天子统治的,所以这时候天子就代表了奴隶主们的利益,奴隶主才拥护天子。”
“但是天子也有暴戾的时候,这就有了商汤王伐夏桀,而数百年后又有了周文王伐纣。商伐夏,周伐商,这是为何而伐?当然不是为了奴隶们而伐,而是为了奴隶主的利益而伐。讨伐胜利后呢?当然是分封各王候将相了,形成了新的奴隶主,普通的奴隶们拼死拼活不过是为了换一个新的奴隶主,但是依然没能改变奴隶所有生产的东西都归于奴隶主。”
“那周之后呢?相信大家都清楚了。周之后,百家在思考治国治民的道理,奴隶制肯定是不行了,为什么不行?因为私田越来越多,人口也越来越多,于是鲁国与齐国开始实行把土地从国君这个最大的奴隶主这出售出去,国主不再是当奴隶主,而开始征收田亩税,买到了土地的农民当起了地主,奴隶变成了农民。更大的标志性产物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从此再也没有了奴隶主,只有地主与官府。我把这种制度叫封建时期,包括现在,这种制度的特征就是统治者们不再是把奴隶们所有的劳动所得全拿走,而是通过税收与劳动者分摊劳动者的所得。”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夏商周时,一个奴隶在地里一年种了十石粮食,养了十只鸡,这些统统都是归奴隶主的。而到了秦以后,一个农民一年种了十石粮食,十只鸡,国家征税征走了两石粮食,三只鸡,然后地主再收租收走了五石粮食,六只鸡,最后农民手中还剩余三石粮食一只鸡。”
“这种制度看似更公平了,至少农民不再是成为别人的私有物品了,也有了分配他们生产劳动的所得了。但是,如果风调雨顺还算好,一旦有了天灾人祸,那么农民就会生不如死。今天在坐的有很多都是从陕甘,河南,山西,北直隶逃难过来的,这些年的天灾人祸,这些地方是什么惨状不用我多说了,吃草根,吃树皮,卖儿卖女,易子而食……”
“回顾历史,无论谁来当这个皇帝,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制,最苦的是谁?最苦的是老百姓。为什么?因为老百姓永远是财富分配最少的一方,但又是财富生产最多的一方。粮食是谁生产出来的?鸡鸭牛羊是谁养出来的?都是老百姓。但是,最后老百姓能分到多少?奴隶制时老百姓什么都分不到,封建制时老百姓也只能分到财富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堪堪养活自己。”
“这么点东西,一旦天灾人祸来临,老百姓还怎么活?遇到管事的朝廷,开明的君主,能干的贤臣,那还会救济一下老百姓,遇到不明的君主贪污成群的臣子呢?”
“我讲这些是为什么?就是要告诉大家,我,杨子正,最早抱以一腔热血,希望考取功名,为民做事,后来行走江湖发现,这样的世界不是我一个读书人考上了功名,当上了能臣能改变的。后来,我弃文从商,我想去赚取更多的财富,救济更多苦难的老百姓,当陕甘,河南,山西,北直隶,甚至山东因为天灾与建奴,还有八大王等匪寇侵扰逃难时,我看到有些人用一斗米,一块肉就能买走一家子人的身家性命,把他们当成奴隶使唤。我们中华邮行努力的给灾民们发放食物与衣物,甚至一家一家的与大家签定了劳作合同,尊重所有的苦难的人们。”
“但尽管如此,我们中华邮行耗尽钱财百万,收拢难民百万,我们为了安置这些流离失所的难民,四处购买农庄,建工厂,修学校,怕引起官府的猜疑,甚至把难民转移到了安南,这海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