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来只觉得如今哪里都不好混了,连这种事情都能走捷径。
他也仔细想了想,想出了一首对仗工整的韵诗。来表示自己的向学之心。
他边写的时候,学士大人们已经开始点评起来。
谢来写完之后,检查一遍,觉得工工整整倒是还行。
对仗手法用的是徐夫子教的。其中内容技巧填充,用的是马老师教的。
马老师教他的技巧中就有,若是想写恢弘大气的诗句,往这些诗歌里面放一些脍炙人口的历史大事,历史名人,或者历史铭记。一开口先夺声势。
反正比灵气比不过,就不要妄想化腐朽为神奇了。给自己脸上使劲儿贴金就成了。
检查完之后,他才注意听别人做的诗歌。
听完之后,谢来惊了。因为从头到尾,竟然没听出一首让他眼前一亮的诗句来。
就连齐志远信心满满的写出来的诗句,在卢学士嘴里,也只得了一句尚可。谢来自己听来也觉得平平无奇。
很快就到了谢来的诗被送上去。
几位大人点评起来。
李翰林侧着身子一看,就看到了谢来的诗,第一感觉就觉得这有点像是丞相大人写的。
卢学士倒是觉得谢来韵尾用词的习惯,和他老师有点像。
这大概是缘分。
两人心中同时想着。
李翰林笑道,“这诗气势恢宏,雄心万里。看来此人胸怀大志。”
卢学士道,“本官倒是觉得他心思稳重细腻,诗句章法严谨,用语自然流畅,词句工整。”
谢来听着都脸红了。总感觉这两人夸张了。
因为徐老师和云老师总是在他这上面来批评他,让他提升,马老师也点评过,觉得写的也就还行。不够让人惊艳。对付一般人还成,在皇帝面前不大行。
比如给皇帝写一篇拍马屁的诗,大概是打动不了皇帝的。
现在听二位大人如此夸赞,谢来只觉得这两人是不是看他年纪小,照顾他,又或者是他真的幸运的临时发挥,写出了一首自己觉得不咋样,但是别人看来还不错的诗
谢来正想着,卢学士就点了他的名字,让他来回话。
谢来站起来上前回话,“学生在此。”
“你师从何人”
谢来就说了林夫子的名字。没办法,另外三位没法见人。
卢学士问知府,这林举人文采如何。
知府大人倒是还记得,毕竟当初林夫子考试的成绩也还不错。
于是就说了他的名次,“此人倒是有些文采。”
卢学士觉得林夫子这样的水瓶,是教不出谢来这样的学生的。
这学生若是没有旁的老师教导,那就只能说明他天资出众。而且还是世所罕见的那种。
学问一途,再聪明的人,没有好的老师,也会被耽误。没有好的书籍供他参阅,也要被耽误。这谢来的出身,能学成这样,简直打破了常规。
卢学士觉得,这学生自己要收下。
他们青云书院和云氏不一样,虽然也多是世家氏族出身,但是也有出身普通之人。
想必若是收下了,老师也要高兴。
“小小年纪,如此才学,又是解元,果然是资质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