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治好了伙计的疼痛,华佗却分文不取,对从怀里掏钱的伙计笑着摆摆手“不用不用,你我投缘,本就是举手之劳。”
伙计不肯“那哪儿行阿翁医者仁心,但我岂能占您便宜”
华佗摸着胡须,笑道“若是实在过意不去,不如告诉老朽哪里可以摆摊行诊吧。”
城里是不能随意摆摊的。他入城的时候经过了门口的新市,然而新市摩肩擦踵、鸡鸣犬叫声不绝,过于吵闹了,不适合听诊问诊。
“阳城县衙附近最近大大拓宽了道路,其中一侧是可以交市金摆摊的,一天10钱,先到者先得。”伙计感恩地说“距离驿馆也很近,明天在驿馆上工之前,我带您过去。”
旧市寻常百姓去得少,多是大户人家的仆从过去采买。若论人多且不杂乱的地方,当属县衙附近的横纵两条街。
华佗奇道“县衙一直坐落在繁华之地,拓宽道路岂不是侵占了别人的宅邸”而听伙计的意思,仿佛这是一件很轻巧的事情。
伙计解释说“您是外地来的有所不知,这是燕县令上任后做的拆迁工程。”
华佗依旧觉得不妥“祖上老宅,岂能随意搬迁”
伙计笑了起来“没办法,县衙给的实在太多啦。大家都恨不得拆迁的是自己,狠狠赚上一笔安置费。”
那笔安置费着实让人羡慕,他们驿馆这边的百姓靠着拆迁安置费发了财,搬到了县城的边缘,剩下的钱足够普通人家吃穿用度二三十年了,都不用下田干活了,多好
拓宽道路甚至不用搬迁那么麻烦,只要贡献出一间屋子就好了,虽然日后住得挤了些,县衙给的钱却足够去县城远点的地方另起一栋新屋,普通百姓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
此时法衍恰好也在询问端来热汤的伙计“阳城行商往来络绎不绝,拓宽驿馆情有可原。只是好端端地,为何要拓展道路”
“这我们就不知道啦,反正听燕县令的总没错。”伙计和阳城的其他人一样,对燕绥深信不疑,放下热汤,用腰间围着的布巾擦了擦手“这几天几条要道都在重新铺整,铺着草垫护着,明日才能揭开行人呢。”
华佗疑问道“可道路在修整,要如何摆摊,岂不是尘土飞扬”
“那道路的一侧有挡雨的长廊,城里修路也是在晚上。”一提到这个,伙计兴奋了起来,眉飞色舞地比划道
“路两侧新建了避雨的长廊,专供人休憩或者摆摊,还有的地方摆了好看的亭子,听说以前只有豪门大族能造这种哩,如今我们百姓也能享受到了,大家晚上都喜欢往那去。”
更为奢侈的是,晚上长廊下有县令让人特质的“煤油灯”,百姓可以在灯下做针活、纳鞋底、做木工、纺麻。毕竟蜡烛这种奢侈的东西,只有王侯和巨富之家才用得起。油灯也很昂贵,百姓都攒着肥肉,逢年过节才拿出来放在菜汤里,哪里舍得点灯
“阿翁走了一天路吧,今日就早日歇息吧,明晚可以去那转转。”
若不是要做活,伙计也想去,天气还没转冷,同街坊邻居们一边编草鞋,一边唠唠嗑,是极松快舒坦的事儿,若是运气好还能遇到说书人,听他们讲好玩的故事。
翌日一早,伙计就带华佗出了门。走了百余步,拐了个弯,就到了阳城的主干道五福街。
许褚试了下水泥路的坚固度,已经好了,于是让人去掉了草席,露出宽阔平整的大道来。
昨日听伙计说华佗还没什么概念,今日一见,便觉得十分惊奇“这马路竟比洛阳城还要宽,足以并排四辆马车了。”
伙计指了指地上的白线,笑道“那可不行,左右白线里面是我们普通百姓行走的地方呢。”
华佗奇道“咦,这颜色的确不同,看起来既不是石板,也不是砖。”
有这样疑问的不止是他一人,出来了解风土民情的法衍以及阳城的百姓纷纷惊诧于水泥路平整,走在上面没有尘土飞扬,也没有石子硌脚。对比常见的坑坑洼洼、一下雨就几乎无处下脚的土路,怎不让人惊奇众人议论纷纷
“以后咱们竟然能天天走这样的路,再也不怕下雨天脚拔不出来了”
“这样的路,马车跑起来会超级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