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李俨兄弟俩与三娘她们商量好应对方针,便有意识地与凭借年龄优势亲近李隆基,李俅更是积极前往宁王府上跟汝阳郡王李班学羯鼓。
汝阳郡王李班小字花奴,乃是宁王李宪之子,深得李隆基喜爱。
许是因为寿王小时候寄养在宁王府的缘故,早些年李隆基时常携武惠妃到宁王府看儿子,每次过来总要听花奴击羯鼓。
据传有次李隆基亲自摘了朵槿花别到汝阳郡王头上,汝阳郡王犹自击鼓,鼓声愈加激烈,槿花却纹丝不动,可见其技艺之高。
李俨作为皇长孙不好到处跑,李俅想去寻这位大他们许多岁的堂叔学羯鼓却没人会拦着。李俅便成了宁王府常客。
宁王虽然只爱玩乐、不管朝政,如今他是李隆基唯一看重的兄弟了,关键时刻说不定还能说得上话。可他养过寿王许多年,真遇到李俨梦中那场“一日杀三子”的惨祸,未必会出面为太子李瑛说话。
两京之中除了张九龄这些文臣,竟是无人站在他们这边。
偏偏文臣是不能交通太子的,真要和东宫密切往来那可是犯了大忌讳。
李俨兄弟俩商量过后,由李俨负责在东宫中劝着他们爹少发牢骚多亲近李隆基,而
李俅负责往宫外多开拓开拓关系网。
这不,他厚着脸皮成为宁王府常客以后,与宁王一家的关系亲近了许多。李俅读书不太行,在羯鼓方面却当真有些天赋,汝阳郡王也乐于教他。虽然可能还是比不上寿王直接住在宁王府那么亲近,但好歹也算混了个脸熟。还有三娘这个外援在,他们如今倒也不至于两眼抓瞎。
中秋这日,李隆基邀宁王、玉真公主入宫赴宴,东宫自然也在。酒到酣处,李隆基笑着说道“许久没听花奴击鼓了。”
宁王哈哈笑道“我倒是常听。”
李隆基挑眉说道“哦花奴竟时常击鼓给你听”
宁王道“倒也不是,是李俅这小子常来和花奴学羯鼓,我时常能听上一耳朵。”
李隆基儿孙众多,听到李俅的名字反应了半天才想想起他是东宫的娃,闻言大感兴趣,让李俅出来演奏给他听听。
李俅起身说道“我才刚学不久,肯定不如叔父厉害。”
李隆基道“都是自家人,你不必害臊。”
李俅年纪还小,人没比羯鼓大多少,加之他本来就长得圆润可爱,演奏起羯鼓来没他叔汝阳郡王那种轻松自如的潇洒,却又添了几分天生自带的喜庆,瞧着格外讨长辈喜欢。
李隆基见他哼哧哼哧地努力想演奏出完整的调子来,心情莫名都畅快了不少,朗声笑道“是有几分天分,多和你花奴叔父学学。”说罢他让汝阳郡王出来给大伙来个羯鼓才艺展示,顺便给李俅当示范。
可见让小孩子当着亲戚面表演个人才艺这种古老传统从李唐皇室这会儿就已经非常流行。
幸好汝阳郡王已经和太子李瑛差不多大,本身又对羯鼓极为喜爱,对于在家宴上演奏倒是接受良好。
一家人很快便其乐融融地饮酒作乐、载歌载舞起来。只是这中秋团圆宴散场之后,众人却是各有各的思量。
武惠妃心情不太好,主要是东宫这两年出了不少风头,那个李俅更是个格外会装乖卖巧的,着实让她高兴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