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孔子删述,诗的重要性已然到达无以复加的地步,故而诗人扬名,本属寻常;
词为诗余,但苏辛、易安作得实在是好,昭彰后世,亦属平常;
戏文话本,虽难登大雅之堂,但传诸民间,文人雅士争相创作,其中价值不可估量,否则,金圣叹也不会为之评点,并提出“六才子书”之说,将之与诗文等量齐观。
在金圣叹看来,后人的提法就相当好,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确信自己能靠这些评点名扬后世啊
楚棠轻轻巧巧一句话在金圣叹心中不啻惊雷,听她引用得极为熟练的样子,显然说明自己的评说在这个领域极为受认可
金圣叹倒真有中大奖的感觉,有些忙乱地翻着自己的书稿,白纸黑字,楚棠念的的的确确就是他书上写的话
金圣叹志得意满“何人再说话本难登大雅之堂”
没看连他都因着一部水浒扬名了吗
与此同时,许多耳尖的书商心思已经活络起来了“金圣叹是那位擅长扶乩降灵的江南才子金圣叹么我还想着刊行他的书稿呢快快快,随我前去登门拜访”
这种名流才子,谁先抢到就是赚到好吧
兴化,白驹场。
施耐庵饶有兴趣地笑了起来“熬得住,但写得只是太狠好啊”
他不住点头“此句深得林冲之相,这个金圣叹评得好啊”
另一边。
罗贯中有些意外又有些羡慕“话本杂说亦有名士评点那我的三国演义是否同样有品评嘉作”
同为四大名著,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他们四大名著,就是要整整齐齐才好
如果不能整整齐齐,那就让他与老师整整齐齐。
罗贯中退而求次。
其他朝代的人倒是没关注什么评点,他们感兴趣的是楚棠的问题,或者说是林冲这个人物。
北宋。
苏轼看了一眼已经许久没有考校过的弟弟,露出了一个有好的微笑“子由以为呢”
题从天上来的苏辙在心里叹气,便见自家父亲也很感兴趣地笑眯眯看过来,他认命地听下题目,回答道“常言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奸贼步步相逼,林冲如何能坐以待毙”
唐朝。
柳宗元放下手中杯盏,似乎也有些惋惜“若无火烧草料场一谋,林冲未必不能忍得一世。”
这是亦在怪罪高太尉等人苦苦相逼、赶尽杀绝了。
太极宫。
李世民微微敛了神色,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但凭他这段时间对楚棠的了解,她要说的内容,绝对不是一望而知的泛泛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