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文华殿偏殿内,小皇帝背着手走来走去,看着张居正非常愤怒的说道“外官、县丞、耆老、百姓,都是先生让朕见的,万历元年、万历二年,朕都见了,这次,先生怎么把高拱弄到京师来了”
“朕不想见他”
“臣欲重启刺王杀驾大案。”张居正十分郑重的说道。
朱翊钧听闻眉头一皱,摇头说道“刺王杀驾案已经结束了。”
“先生从杨太宰那里获得了考成法的支持,杨太宰也致仕了,考成法已经推行全国了,葛总宪手里的晋党也不是一无是处,重启刺王杀驾案,一旦坐实了高拱真的谋逆,多少高拱门下,都要受到牵连,人心惶惶。”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是先生教朕的道理”
张居正极为坚持的说道“这个委屈不能就这么算了,万历元年正月,大明国事糜烂至极,的确不能追查,但是现在不是了,戚帅在大宁卫打出大胜来,趁这个机会,把这个案子彻底查清楚,弄明白,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也是陛下说的。”
外官、县丞、耆老、百姓,都是张居正在安排,朱翊钧也没管过,结果张居正搞了一波大的,把高拱拿回京师准备翻一翻旧账。
朱翊钧丝毫不肯退让的说道“赔本的买卖朕不干,让高拱哪来的回哪去就是。”
“刺王杀驾案,臣答应过陛下的。”张居正端着手,也不肯让。
“先生为什么不处置徐阶不是这个人不好动吗高拱也是同理,只要他不还朝,那就是个政治性死亡的人物,追查有何益处先生徒劳背负恶名。”朱翊钧仍然不同意。
这是张居正当国以来,皇帝和张居正最大的一次分歧,这次的分歧很怪,事主朱翊钧不肯追究,当初平事的张居正非要翻旧账。
“东北李成梁现在请命侯于赵前往辽东做巡按,这是眼下最好的时机,陛下,大明克复大宁卫必然有反复,大鲜卑山大兴安岭以东,战事一旦拖入了僵局,恐怕东北会有变化。”张居正陈述了自己此时发动的理由,这里只有冯保、张宏,隔墙无耳,张居正选择了把话说明白。
张居正不能保证,辽东战局大明会始终优势,也无法保证李成梁能一直像现在这么听话,若是辽东战事陷入了糜烂和泥潭之中,再想翻旧账,那就是难如登天。
现在出手,时机恰当,而且还能追查到底,进一步削弱西北的族党,威慑东北李成梁所部,让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不是现在这样,连派个巡按,都要小心试探。
明年开了春,大明和土蛮汗再次开始了拉锯战,再想找到这么恰当的时机,难如登天。
“陛下受的这个委屈,是当初臣的过错。”张居正再次俯首说道。
朱翊钧却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万历元年正月,先帝陵寝一共501050两,内帑国帑加起来一共就390932两,欠了1100118两银子,到了万历元年十二月才付清,那时候国事太过于艰难了,不是先生的过错,先生不用自责。”
“先生,朕的委屈不算,翻这个旧案,有什么好处到时候,先生落得个党同伐异,不胜不止的恶名,就换了一桩无头公案的复查,已经过去三年了,查也很难查得清楚,必然党争再起,非朕所愿。”
张居正仍旧非常肯定的说道“陛下的委屈怎么能不算,臣一点恶名而已。”
朱翊钧清楚的知道张居正想干什么,这元辅恶名多了,到时候还政就理所当然了,万历五年,张居正所有的新政,都会有了一定的收获,皇帝亲政,就变的简单了些,追查高拱,必然招致天下非议,他张居正等到皇帝大婚,就可以告老还乡,把天下交还给陛下了。
“既然高拱回京了,那就让他觐见吧,见完了让他连夜回去,国事为重,朕意已决不必再谏。”朱翊钧直接耍赖,他是皇帝,他说不追查,张居正也只能听命。
“臣遵旨。”张居正只能俯首领命,他要旧事重提,主要是为了当初的承诺,这案子就这么不明不白,如鲠在喉,哪怕就是高拱干的,张居正也有信心将恶劣影响,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但是小皇帝明确表示,不会为了置这么一口气,就不顾天下安危,到时候高拱的门生故吏,跟张居正的门生故吏撕咬起来,天下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