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让他担任大明银行总督,他还有些不愿意。因为在淮安,他就是一方总督。
要不是因为如今漕运逐渐不受重视,水师又直接隶属朱瞻基管辖,朱瞻基想让他听话都难。
从得到“麦哲伦”的航海日记开始,大明获知了台风来袭的一定规律,也能有效地利用季风和躲避台风。
加上如今东海靖平,所以运往北方的粮食,主要就是依靠海运了。
如今运河虽然疏浚,但是大多都是内陆的商户在使用航道。
陈瑄三十八岁就做到一方总兵,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当然不是蠢材。他清楚地认识到了海运要比漕运快速,运载量更大,今后大明的漕运,将会主要依靠海运。
加上他也不敢跟朱瞻基这个太孙别苗头,所以在得到朱瞻基的征召之后,勉强来到了京城。
但是接受培训的这段时间,朱瞻基也跟他完整讲述了银行的布局与发展,他才有了一些兴趣。
以前他只是负责漕运,负责淮安当地的治安,但是现在,他掌管了全国的内陆水运,这可比以前的权力更大。
不过,他坚持不肯接受银行行长这一职位,因为大明以前没有行长,这个官职也吸引不了他。
朱瞻基也只能入乡随俗,搞出了一个银行总督的职位。
担任他副手的就是朱瞻基的姑父沐昕,他原本就在礼部主客司挂了一个职位。朱棣对他非常宠爱,在去东瀛镀金之后,朱瞻基筹办银行,就把他又打发了过来。
大明陆上运输主要是依靠驿站,整个大明的驿站就归礼部主客司负责。
主客司郎中一人,专事提督。下面分成了九馆,长江以南有三馆,设主事一人,长江以北六馆,设主事两人,督管天下驿站。
但是在地方上的驿站、转运所等,还要接受布政使和按察使双重领导,等于是一个衙门三个爷。
在礼部担任主事的沐昕被朱瞻基安排为了大明银行副总督,专门负责陆路的金银转运,同时也负责全国巡视查账。
如今的银行只是相当于银号,只有进出账,在统一规范了复式记账法之后,账目其实并不难清查。
任何管理都是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斗法,所有的制度都只能慢慢完善。不要说朱瞻基并不懂太复杂的银行管理体系,就是懂,现在一下子拿出来也是不合时宜。
两家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一开始就被确定了下来,然后金银由总行调度,总行却只能与两家银行有业务,不涉及任何具体业务。下面两家银行就只管金银的进出,每十天与总行对账。
这种管理模式虽然繁琐了一些,但是确保了两家商业银行在互相竞争,互相监督的同时,上面还有更严格的监管。
至少在目前来说,这种方式已经够用了。
在这些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朱瞻基也弄了一个意见箱,让每个接受培训的人员提供建议。
不管是匿名写建议也好,还是直接跟朱瞻基提建议,只要有用,朱瞻基就给予嘉奖。
整个九月的上半旬,除了偶尔去接一下来京的关系亲近的长辈,朱瞻基就在忙活这些。
九月十六这一天,他带着刘承徽来到了舂米场的码头。不过这一次他不是来接那些王爷世子们,而是迎接从惠州进京的中和子道长。
当初刘承徽说中和子道长精通医术,特别是对瘴气研究甚深,朱瞻基是想征召他的。但是考虑到他已经七十二岁,怕他出门出意外,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