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说自从节目播完以后,我们好久没有见面了。
彭之行是啊,要不我们找个时间,大家再一起聚一下吧。
萧云嗯嗯。
宋林欣我也想大家了,找个时间一块儿聚一聚
大家在一块儿录节目,朝夕相处,也熟悉了不少。
自从十月份节目录完以后,大家常常在网上聊天,分享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但确实没有再一起聚过。
彭之行说要不我跟大家约一下时间,我在之行做一个特辑,我们几个人凑在一起录一期节目,节目录完,我们把后面的时间空出来,好好聚一下。
柳智音这个可以有
柳智音早就想要上一次之行了
彭之行马上安排。
这个群里,是没有蒙粒的。
也没有人提过是不是要把蒙粒拉进群来这种不合时宜的话。
大家都默契地不提这件事,就当作忘了。
年轻的日子现在这个群里的小伙伴们,别的不说,但都不是蒙粒那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平时可以嘻嘻哈哈地聊天,彼此有作品要宣传的时候,也会互相帮忙宣传。
就像之前陆严河的黄金时代播出的时候,群里的每一个人都帮忙做了宣传。
而且,大家都是很好的人。柳智音在跳起来上开了一个关于回顾自己海外练习生和女团经历的专栏,每一期大约只有八百字,也就是一页的体量,固定稿费一千元,不高。到目前为止,柳智音已经写了两期,每一期的内容都会被人摘录到网上,引发热议,然后给跳起来带去新的热度。
彭之行做的“之行”专栏更是如此,每一期都是写之行这档节目的幕后故事,涉及很多明星艺人的私下故事,被很多人喜欢。
他们两人在跳起来开这个专栏,给跳起来带去了固定的粉底读者,也带去了很多的话题热度,让跳起来时不时地曝光,被大家看到这三个字。而跳起来也为他们带来了持续的曝光和热度。
柳智音月初的时候接受一家时尚杂志的专访,就提到了在跳起来上开专栏的事情,她还专门提到了这件事“这个专栏是我主动跟严河说的,我刚回国,想要让更多的人认识我,毕竟我之前是在海外活动更多,而跳起来是一个面向几十万年轻人的杂志,是我非常需要的机会,严河人也很好,马上就答应了,他说,我在海外的这段经历,肯定也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这些年,我到底有什么样的经历,我收获了什么,通过写这个专栏,我也能够记录下很多的东西,趁我都还记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工作很忙,不敢保证每一期都会有,但我会写下去,只要大家愿意看。”
跳起来需要一些固定的专栏,当然,也会需要一些新鲜的东西。
陈思琦做石夏老师的回顾策划是一类,找时空之子的作者姜玉白画封面是一类,还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点子。
因为是实体书,版面有限,陈思琦又尽量地想要给出一本内容丰富的书,而不是一个花花架子,所以,她对内容的需求非常大,不过好的内容总是稀缺的,她不能等人上门来,只能自己主动出击。
一方面,是去攻略那些已经成名的大作家们,另一方面,则是去找那些在各个领域顶尖的人物,沟通他们跟跳起来的合作,甚至在一月份出版的这一期,里面有一个内容就是一个著名的装修设计师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房子装修设计的一些技巧,和她遇到的几个典型案例。
陆严河当时审稿的时候,看到这个,还有些犯嘀咕,心想,跳起来的读者会不会愿意读这种东西结果反响很不错,虽然没有在网络上形成热点话题,却被很多读者反应“希望以后可以多刊登这样有意思也有实际用处的内容”。
比如现在,陈思琦又在做一件事。
“这是一个调查问卷,大家把链接发给你们的同学一下,尽可能地扩大调查范围,让案例和数据可以更多一点,这样也更能指导我们后续怎么做跳起来。”
陈思琦做了一个关于“你希望在杂志中读到什么内容”的调查问卷。
专门面向普通的大学生,而非跳起来的读者那是另一个调查问卷了。
陈思琦说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扩大跳起来的知名度和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