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镇上,先去会安楼送了酱菜,结了帐,杜文秀和巧儿便去和焦婆子约好的茶舍等着,不一时,焦婆子便带着一个干干净净的小书生出现了。
那书生正眼也不敢瞧巧儿,俩人一水儿的大红脸,两下里低着头,倒把跟着来的刘家嫂子和杜文秀笑得不行。
刘家嫂子推着刘小哥儿,杜文秀把着巧儿的肩膀,哄着两人看一眼,免得回去了又后悔没看见。
巧儿羞涩地抬头看向小刘哥儿,那边正好一双眼睛瞅过来,惊得两人又连忙低了头,脸上更是通红。
当事人这么害羞,做为盛名在外的媒婆,焦婆子可是不能让场面冷了,就着茶舍的茶点,口吐莲花般将两家的情况又说了一遍。
两个嫂子也都是机灵人儿,杜文秀这边儿说自家妹子以前吃了苦,现在家里境况好了,也是娇养着,家里不需要她干多少活计,若是到了别人家,也不知道会不会遭了嫌弃。
闻言而知雅意,刘家嫂子忙道,自家弟弟是最小的,上边儿还有两个哥哥都成了亲,家里有祖训,父母在,不分家,若是刘小哥儿成了亲,弟妹就是家里最小的,什么脏活儿累活也轮不着她干。
杜文秀也放下心来,不管这以后做到做不到的,别人愿意摆出这么一个态度,就比那没有态度的要好的多。
看着那刘小哥儿虽是一言不发,红着脸儿低着头,却也悄悄用眼角余光偷瞟巧儿,想来也是满意的。
杜文秀打定主意,回去后也要找人打听一下,看看这刘家家风如何。
若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家,巧儿也愿意的话,倒真是门好亲事。
且不管这刘小哥儿以后能不能考上秀才,自家日子过好的,愿意帮扶着,巧儿嫁过去也不会受了委屈。
当下态度更是热络。如此,这次的相亲就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结束了。
回去的路上,杜文秀倒是给巧儿分析了一番,许是来的时候闹得太过了,不管怎么问,巧儿都只红了脸,不管杜文秀怎么逗弄她都不吭声。
到了家,进了院儿,便一头钻进堂屋不出来。
无法,杜文秀只得把今天的情况跟方氏做了汇报,由着方氏去问巧儿。
没过几天,陆方海自山上回来,按照老规矩将猎的山货腌了起来风干,忙完了,方氏便把这事儿跟他说,这几天方氏也托人打听了,刘家祖上几代都是在大山村住着。
这么些年下来,也积下了一些田地,自己种着,没请外人,虽发不了什么财,却也能顾得上一家人的嚼用。
认识的人也都说,刘家都是老实人,公婆都不是闹事的人,虽说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倒也算是公平,讲理,能过日子。
再有杜文秀的意见,加上巧儿自己也愿意,陆家人就敲定了过几日焦婆子再来家,便把这事儿定下。
陆方海跟杜文秀的想法差不多,便是做不成那秀才夫人,这四里八乡近近的住着,有什么事儿也好搭把手。
只要是个正经人家,家里人都好相处就行。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