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点了点头,“想好了,我和弟弟打一份二两的米饭,一份炒丝瓜。”
“就这么点。”骆大姐很诧异,她家里正好有两个差不多年龄的男娃,很清楚这个年龄孩子的食量,刘军又是那种一看平常伙食很好、营养充足的孩子,不然,哪会养得这么好,“你和你弟两个人,这点哪够吃呀”
“够吃了,我们早上吃饱了才出门,现在还不饿。”刘军忙说道,看到弟弟刘华要说话,忙地拉住他,只是不料到,弟弟刘华是没有出声,他自己的肚子,却不争气地咕咚响了起来了,这就是有点太尴尬了。
刘军只得笑了笑,打算圆过去,“骆姨,家里最近置办了些家什,钱票有些困难,我们要省着点,一份就够了,我奶说了,乡下孩子,饿了多喝两口水就饱了,我现在和弟弟,托骆姨的福,能跑来食堂吃饭,已经算很奢侈了。”憋着劲编理由,反正不能说是嫌弃菜不好。
怎么说,都是人家一番好心。
听了这话,骆大姐只觉得这孩子可真乖巧懂事,这么小,就开始知道替家里打算了,果然,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一对比,她只觉得自己家里那两个天天向她吵着要吃肉的熊孩子没眼看,这么一想,她看刘军,越看越觉得顺眼。
只可惜,现在家家都不富裕,所以,她再喜欢,也没有补贴一顿的打算,何况,关系没好到,她来补贴的程度,出口夸赞道“你真是个好孩子,太懂事了,你爸妈有你这样的儿子,真是有福气。”
“能成为我爸妈的孩子,我也觉得有福气。”刘军笑得眉眼弯弯,应对自如,对这种外来的夸奖,他早已经习惯了,从小到大,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
二两饭一份炒丝瓜的份量,真的很少,不过也很便宜,只要一毛钱和二两的粮票,看了眼饭盒的饭和菜,刘军没有和弟弟立即吃,而是抬头对骆大姐说道“骆姨,我想和弟弟去外面的座位上吃,顺便等我爸。”
骆大姐原本想让他们在这儿吃,不过听了后面半句,倒不好劝,“我送你们一起过去。”说着,看了眼自己打的饭菜。
刘军也同样看了眼骆大姐食盒里的韭菜炒蛋和炒丝瓜,忙说道“骆姨,不用你送,不耽误你吃饭,我记得来时的路,我可以带着弟弟过去。”
“不行,我送你们一起。”骆大姐想到她付的钱,很麻利地站了起来,“走。”于是端着食盒,领着刘军和刘华出了食堂,刚走到候车室的棚子里,就见值班室的另一位大姐跑了出来,“你们算回来了,我正打算去找你们,有位穿着军装的刘春生同志,正找你,说是来接他家孩子。”
话刚一说完,刘军拎着饭盒,就朝他爸所在的方向跑去,“爸,你来了。”
格外的热忱。
刘春生一看到大儿子,下意识就想躲,心里暗道这小子又不对劲。
“爸,刚才你没来,骆姨带我们去他们食堂打了饭菜,一共是一毛钱和二两的粮票,都是骆姨垫付的,我和弟弟身上没钱和票,你赶紧给骆姨。”
刘春生心里疑惑,因为媳妇很信任大儿子,又要买东西,媳妇给大儿子的钱票可是很足,不比他身上的少,不过有外人在场,他没拆儿子的台,掏了口袋,把钱和票付了,又向骆大姐道了声谢,才领着两个孩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