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纳兰燕来到他的身边时,多尔曼大喝一声:“给我绑了,拖出去斩了!”两边出来两个刀斧手就要动手。
只见纳兰燕的部将及军士纷纷下跪求情。但多尔曼仍旧没有改变的想法。过了一会儿,只见多尔曼身边的人也下跪求情,并说道:“上将军息怒,虽然纳兰副将有违军令,但是大胜而归,可谓功过相抵。再言,北疆缺少能征善战的将领,失去这样的将领,恐怕得不偿失。”
多尔曼沉思片刻,说道:“念众将给你求情,今日饶你不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打二十军棍,以示惩戒。下次再犯,汝命休矣。”
多尔曼的上述表现,其实是在为自己树立威望,浅层意义上讲,是在故意拿出一副趾高气扬的上层态度,换取面子。
既惩罚了纳兰燕,而且又没有碍皇帝的面子。
纳兰燕的这件事情,虽然让她受到了惩罚,但是,却在全军树立的更高的威望。
又三年,多尔曼已七十岁高龄,上表请求辞去北疆上将军之职,并推荐纳兰燕做北疆的实际管理者。多尔曼在表中陈述了十几处理由:其一,纳兰燕虽为女将,但武艺绝伦,器宇非凡,有相当高的军事头脑;其二,经过数年历练,纳兰燕处事更加老成,军事经验更加纯属;其三,纳兰燕可以用言语、行动凝聚全军人心,这是一个帅才必不可少的条件;第四,北疆敌军往往对女将轻视,所以常常孤军深入,无不失败……等。
皇帝准许多尔曼告老还乡,只是对纳兰燕仍旧放心不下。
正想派京都留任将领前往顶替纳兰燕时,忽然,北疆传来战局,说,北方蒙古族多思可汗随骑兵三万攻打北疆。皇帝大惊,命令京都大将索道同领军五万前去支援。
只是,军马行到半道传来消息,敌军已被击溃。
救援的部队撤回了,不日,告捷文书传到京师,大意是:守将纳兰燕设计左右夹击敌人,并在后方十里处悄悄埋伏伏兵,纳兰燕亲自领兵出击,与埋伏的伏兵大敗敌军。
皇帝当即回复文书,任命纳兰燕为北疆上将军,统领全部军马。
京都离北疆遥远,战争的许多细节自然不知。
但在北疆之地兴起了传闻。
那日,纳兰燕带领军马迎战敌军,虽然,纳兰燕本人无人可挡,但是其他的士兵却难以抵挡蒙古骑兵的攻击。显然,他们受过严格的训练,战斗力了得。再加纳兰燕带领的军马只有五千人却与敌军的主力部队交战。这也是抵敌不住的原因。最终,五千人马被冲散。纳兰燕孤身一人被追杀。
行到一谷口,纳兰燕人困马乏,不再奔逃。敌军上千人将其围困。
敌军都大喊投降免死。只见纳兰燕拔剑割破手腕,她的手腕上流的竟然不是血,而是黄亮色的液体。接着这些液体幻化成一把肉眼可见的剑,纳兰燕的周身散发出金光。
蒙古骑兵大为震惊,他们以为纳兰燕乃天神下凡,纷纷下马跪拜。只见纳兰燕举起那把剑,在原地挥舞起来,那不是攻击的样子,更像是以剑为名的舞蹈。
然而,那是一场死亡的舞蹈。只见跪拜的敌人一个个倒地吐血身亡,在她停止挥舞的时刻,上千敌军的尸体横卧在她的脚下。
这个传闻是谁兴起的,不得而知,但北疆的士兵都将信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