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从三国时期开始,处处可见那些世家的影子。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这种情况发展到了极致,甚至动辄就能够威胁到皇帝。
我就要这么做,怎么着?不行我们都不干了,你自己去玩吧。
这还算态度好的。
否则,干脆鼓动老百姓起来造反,反正他们有粮有钱有兵器,关键是他们还有手腕。再加上在那个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时代,吃不饱肚子的老百姓比比皆是。于是只要他们登高一呼,拉起一支队伍,当一个草头王,便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甚至他们都不用这么麻烦,反正他们都掌握着军权,直接拉出一杆子队伍,把皇帝老子从宝座上一脚踩下去,然后自己坐上皇帝宝座。
隋文帝杨坚就是这么干的。弘农杨家正好有粮有钱有兵器,最主要的是还有军队。当然他也深知这些世家的危害,他就是通过造反成功的,所以最清楚造反需要的什么要素,提防造反又最需要什么东西。
于是,就有了一个新的制度,这便是科举。隋朝的这两位皇帝都可谓是一时英主,隋文帝的科举制度的确起了很大的效果,于是民间的寒门子弟被提拔起来进入朝堂为官。
然而遗憾的是,能够为官的寒门子弟太少了,毕竟在世家的知识垄断之下,还能够读书识字,而且要在科举考试当中,从世家子弟的包围里边突围,太难了。
然而这父子俩却很清楚的知道,他们做的事情的正确性。这样的事情对于朝堂来说是好事,虽然不能够彻底的打破世家对官员的垄断,但是总归是一个好的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说的不假,但也要看看在什么情况下。杨坚和杨广父子俩坚定不移的执行打破世家垄断的战略,于是那些世家们也不乐意了。这一直都是我家碗里边的饭菜,你不停的往出去巴拉,我能开心吗?
杨坚到死也没完成这个任务,于是他的儿子杨广接过了他父亲手里的那柄铲子,继续挖世家的墙角。
这是世家没有想到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原来的太子杨勇就是杨坚政策的坚定支持者。于是几大世家合力,把整天无所事事的浪荡子杨广扶上了皇位。却万万没想到,这位居然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主。他一上台就露出了自己的獠牙,这时候,那些世家们才发现自己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于是新的对抗又开始了。
为了应对那些世家的对抗,这位精力过剩的隋炀帝不停的给世家找事做,从开京杭大运河再到东征高丽,可是,结果不但没有把世家折腾倒,反而把自己折腾死了。
各个世家似乎找到了新的机遇,也都开始竖起旗杆招兵买马。日常所说的十八路反王七十二处烟尘,其实有几家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军?
没有世家的支持,你拿什么来养活军队?没有世家的支持,你哪来的那么多能够帮你指挥作战的将领?难道整天拿着锄头刨地的那些农民,一夜之间都能变成军事奇才吗?你以为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所谓英雄豪杰,真的就一夜之间识文断字,还能写出一首《无向辽东死浪歌》?你以为没有那些世家的支持和里应外合,瓦岗军真的就勇敢到拿着木棍和锄头打败那些拿着长槊和精良武器的兴洛仓的守军?
而李渊正是这些世家里边其中的一支,他们取得了天下,但是老李家一共有几个人呢?要说到上战场的人还是有几个,像李世民,李孝恭,李神通,李道宗,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可是治国需要官员,而且是大量的官员。
单单这个人数,就足以让李家犯愁。不得不说李渊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学习了杨家的好办法,实行科举取士。只不过除了世家之外,哪有那么多的士让你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