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也有自己的不得已。按理说京兆杜家才是这块土地上的东道主,然而,奈何杜家的实力却远远不能与五姓七望相比,再加上皇室入住长安,所以杜家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杜家这一代的杰出子弟还是有一些的,只不过在这一次竞争当中有一些人站错了队。而杜如晦作为家族放在李世民这边的备胎,本来是以防万一的,可是没想到,如今却成了杜家最重要的依仗。
家族和朝廷两方面的压力全部压在了杜如晦的身上,这也让他心力憔悴。一方面他既要适当的兼顾家族事务,同时他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朝堂这边,帮助李世民处理政务,成为他最主要的工作。
玄武门之变之后,原来属于李建成的那一批人几乎就处于怠政状态。这并不是说他们想要和李世民对抗,因为自己扶持的太子李建成没有登上皇位,多少有一些失落,所以采取软抵抗。
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彼此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李世民虽然不得不用这些人,但是内心的成见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作为一代帝王,他需要将这些成见压下去而已。
然而在这些人的心里,却先入为主的认为李世民对他们不信任。这种相互之间的心理失信,也是导致这种懒政怠政出现的原因。
这无疑大大的增加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个人的工作量。房玄龄比杜如晦的一点还好,身体还撑得住。杜如晦现在才刚刚四十岁,身体已经有着日益吃不消的倾向。
身体上的劳累倒是次要的,最煎熬的是心理。一方面他要竭尽全力的协助李世民做好手头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帮京兆杜家更好的攀上李世民这棵大树。另一方面家族的压力也让他心里十分难受,他知道李世民的施政方略,肯定是迟早要摆脱世家控制的。
李世民那是心气多高的人啊,从来就不受威胁。他跟随李世民这么多年,早就了解了李世民的为人,那可是惹火了就敢于和你拼命的家伙。当年与窦建德作战,以五百名玄甲军就敢于冲入窦建德的十万大军里边。
这人就是一个顺毛捋。
任何一任帝王,都不愿意被世家控制,更何况李世民这种心气高傲的人。杜如晦要在这中间找到一条平衡之道来,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家国兼顾,似乎也有些强人所难。他只能尽可能的在这其中寻找一个平衡。
但是,像昨天的那种事情,他就必须要给家族通报一下了。为了防止引起李世民的警惕,他也没有问关于造纸术的任何事情。当然,他也知道,李世民肯定能够猜想到他会将这些事情向家族通报。甚至,李世民这就是故意通过他向家族透露这件事情的。
回到家里,他自然的起到了一个传声筒的作用,于是就有了昨晚的那场聚会。
各个大家族的家主大多数都在外地,只有个别的二流世家家主,也是因为情况特殊才来到长安的。
比如江夏黄家,他们的家族本来应该是在河南酢城,但是因为他们的头号人物黄君汉面临着危机,所以才来到了长安。同样的还有其他几个站错队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