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为什么求道不能得道呢?
知而不能行,算作真知吗?
笃于信而敏于行,方为君子吧。”
炜杰听着林夕的话,自己也觉得心虚起来,不过听到最后一句——人呐,向真相和真理低头不丢人,这才脸色好转。不过,坐而论道,其实在跨越领域的问题上,是非常困难的,炜杰也不能一下子明白林夕的全部意思,但是这不妨害炜杰从自身广泛的游历和见识中,提炼出贴合林夕意思的主线。
但是,这有一个前提,这是天下财富的生产增长能够超过人口基本消耗的增长,而这一点,炜杰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炜杰横下心,反正要问这种问题,只有这第一次,这一次中,林夕会解答所有问题,而这一次之后,炜杰自己都没有勇气——也或者自己觉得没有勇气——再提这样尖锐的问题。
炜杰于是看着林夕问:“敢问上人,炜杰有一疑惑,恳请上人解之,民产赖地,奈何田亩终有定数,那时候,上将军如何办?”
林夕说:“在我们的世界,每亩可以一季生产七百斤,可以足食一丁;还可以套种生姜、大蒜,也有套种西瓜的,其余时间,有些地方还可以在种植一季玉米。”
【注:丁主要是成年男丁的意思,足食一丁,是让一个成年男人够吃,古代底层百姓以主食为主,很少有副食蔬菜肉禽蛋奶,故而主要需要粮食来提供热量和营养,标准是六百斤,各朝代斤的实际重量略有不同,但是现代其七百斤仍然基本够定量。】
炜杰问道:“何为玉米?”
林夕拍拍脑袋,心想,仿佛宋朝确实玉米还没有传入中原,于是说:
“一种高产粮食,炜杰师傅不必在意。
小麦套种玉米两季,可以再收玉米**百斤。
小麦套种玉米再套种黄豆,可以再收三四百斤。
当然肥料要跟上,良种也不可少。
种的好的话,一亩可以产出足供两人的主食,以及五六十斤豆油,一千二到一千六百斤豆腐。
如果南方,种植水稻,可以每亩每季一千二百斤,每年双季稻大约两千多斤。
如果用种植红薯,每亩每季可以产八千斤到一万斤。
如果种植土豆,每亩每季可以产六七千斤,一年双季可以一万两千斤。”
炜杰眼睛都要凸出来了,急忙说:“上将军,上将军,这些物事都在何方?”
林夕正在说得高兴,听到炜杰如此一说,有些不太高兴,随即就说到:“苍穹以下,大地之上。”
炜杰说:“上将军可是戏言?炜杰自认为遍览中土,未尝见也。”
林夕毫不在意,继续说:
“水稻田中,深沟水垄,可以养泥鳅、螃蟹、青蛙、并防止虫害、飞虱、螟虫,甚至蝗虫也能防治。
泥鳅能够亩产五千斤,螃蟹每年可以一百多斤。
其实,按照太阳能的利用和转化成干物质而言,一亩最多能够产更多。
我们可以通过再创造来不断发掘这些生产的潜力,但是我们短时间无法取代上天所创造的工作。更不能因为我们能够再创造,而否定上天的创造。
至于你提到的没有看到,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