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到了单于,算老夫一份功劳。”
“若是扑空了,该撤就撤,有老夫在南边给你兜底!”
……
“举盾!”
随着孙千万一声大喊,站在骆驼尸体后的汉军弩手便立刻蹲下了身子,身旁力大的士卒迅速举起名为“吴魁”的大盾牌。
这样的动作,他们已经做过无数遍了,现在只默默倒数,在数到“一”时手臂果感受到了激烈的冲击,叮叮当当的声音落在盾牌上,这是匈奴人齐射的箭雨,偶尔有箭枝穿过缝隙钉到地上。
匈奴人还是老套路,知道自己不擅长攻城,遂先围而不攻,依靠优势兵力将驼城团团包围。单于大军驻扎在一里外,每次纵上万骑靠近驼城,毕竟是个圆,往往一边顺风,一边逆风,匈奴人就挑着顺风的位置下马步射,试图对汉军造成杀伤。
但这战术却不太奏效,驼城直径一汉里,匈奴人在角弓最远射程抛射,就算有风力相助,箭矢也无法将其全部覆盖。驼城中央是安全地带,傅介子的将旗和汉军辎重就在那儿,箭矢、水袋、肉干、馕,甚至还有骆驼奶……
不披甲或轻甲的士卒往来运送补给,身披铁扎甲的壮士则顶在最前线,傅介子让人传令:
“一创者持兵战!两创者退而诊治,三创者载辇。”
受伤者得将甲解了交给生力军,如此换人不换甲,尽管汉军在慢慢减员,前方却能保持三千甲士的人数,挺矛持刀而待,让在旁徘徊想找缺口冲入驼城的匈奴人无隙可乘。
一旦胡虏试图靠太近,就会挨一阵强弩。匈奴甲胄远不如汉,对方铁扎甲、明光铠挨了箭如轻风拂面,匈奴人却非死即伤。
五千小月氏人也被安置在驼城一角地势较高的位置,在风向有利时对慢慢靠近试验汉军弩机射程的匈奴人加以还击。
围攻已持续了一昼夜,疲敝战术失效了,眼看汉军依然生龙活虎,大单于虚闾权渠心急如焚。
他年少时听过祖父且鞮侯单于围李陵的事,那是一连串遭遇战,第一役在浚稽山,单于三万骑进攻李陵五千步卒,竟为其所败,死伤数千人。且鞮侯单于大惊,只能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李陵,汉军向南突围,匈奴就紧追不舍,复战又被斩首三千余级。
一直追了数日,匈奴人火攻都用上了,折磨得汉军疲敝不堪,但在林中交战又死了数千,且鞮侯差点挨了连弩,再追至平地,一日数十合战,又付出了数千人代价,才歼灭了汉军,招降李陵。
那时候虚闾权渠还年轻,没和汉军交过手,骤闻此事,不明白为何八万匈奴勇士竟差点拿不下五千汉人孤军。直到在左地主政,与范明友交手数次后,他方知汉军确实强悍,万不得已,勿要攻其城郭。
今日仿佛天汉二年那一战重现,十万骑围万余兵,对方还有驼城,匈奴的优势绝无看上去那么大,若虚闾权渠能选,他绝不会与对方硬碰硬,但这驼城堵住了前往右地的交通要道,没错,匈奴大军是能轻松过去,但关键是,他们身后,还有十七万帐落的家庭,多是引弓者的家眷,万万不能抛弃,更别说数十万头的牲畜牛羊了。
这隘口宽不过二十汉里,驼城占据了一个制高点,骑兵呼啸而过可以,但赶着牲畜的帐落一旦抵达隘口,牛羊群为交战喊杀所惊乱跑起来,那场面必然大乱,汉军或会乘乱反扑。
所以非得将这肉中刺拔了,隘口方能复通,更何况,这也是匈奴获得一场难得胜利,士气复振的好机会,利用匈奴人今日为杀出一条血路的决死之心,必能一战!
“本单于亲将十余万骑击汉万人而不能灭,汉与西域诸邦将益轻匈奴,这驼城,必须破!”
这一次,双方都有死战不退的理由,狭路相逢,勇者胜!
虚闾权渠看了一眼西方渐渐落下的太阳,虽然布在东方两百里外的斥候尚未见到汉军援兵身影,但单于知道,留给匈奴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