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那士兵直咧嘴,喃喃自语,“我说冯伙头啊,真有你的!累成这样,还有心思吹牛呢?”
......
————————
阳关之外,当李瓘的帅旗,还有一万兵将站上阳关城头的时候,吐蕃王赤德祖赞差点漏气了。
吓的。
“坏了!!大周援军到了!”
看向噶尔.赞婆,满眼求助,“大相,要不,咱们撤吧?”
噶尔.赞婆一听,也差点漏气。
气的。
什么跟什么啊?怎么回事儿都没弄明白就撤兵?
此时,吐蕃大相心中不悲反喜,甚至有一丝期许。
“来人,速速探明关上援军从何而来!?”
结果,探子到城下一看,“李瓘帅旗?”
赶紧回去禀报,乃是玉门半守将李瓘,看样子带了有一万人来援。
噶尔.赞婆闻罢,失望了。
“怎么是李瓘?还以为是河州的大周主力来了呢!”
之前说过,吐蕃这是声东击西之计,盼的就是河州主力来援,他们好绕到河州趁虚而入。
结果,来的是李瓘。
也就是说,河州兵马未动分毫。
噶尔.赞婆有点犹豫了,“是接着打,还是撤呢?”
撤的话,河州也偷袭不成,十万大军只能是无功而返。
可是不撤,阳关打不进去,他还是捞不到好处。
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还是先打打看吧!
也不用像之前那般义气用事,非要攻破阳关。就和中原人耗着,能打进去最好,打不进去的话......
关内就算得了支援,满打满算也就一万多人。
噶尔赞婆心说,我就算是耗,也耗死你们!
到时候,大周还得派军驰援,却是动用河州主力了。
那个时候,还不是想打就打,想偷就偷?
想好对策,噶尔.赞婆反而不急了,命大军暂且收兵,明早再来。
以后就和阳关耗上了,反正吐蕃人也不善攻城,而你们也只有一万人马,不敢出城一战。
这么耗着,就不信大周朝堂不来救。
而这一耗,就是二十多天。
......
从林羽堂第一天开始守关,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
如此漫长的攻防之战,是连李瓘都没料想到的。
在他看来,阳关易守难攻,有一万人马守关,要么吐蕃人狂攻不懈,这样的话只有两个结果:
一是,关破人死;
二是,吐蕃人接受不了惨重的伤亡,而识趣退走。
要么呢,就是吐蕃人知难而退,根本打都不打,直接跑了。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现在这个结果。
吐番人白天攻城,不紧不慢,晚上直接回去睡大觉,就跟上朝似的准时准点儿。
当然了,要是夜里能得了安生也还好。
主要是吐蕃人不让你安生,夜里时不时就敲个鼓,鸣个锣的,扰得将士们不得安生,觉都睡不好,生怕吐蕃人夜里摸上城头。
这可怎么办呢?
李瓘和林羽堂都犯了难。
说实话,自从李瓘入关助战之后,罪营与一万兵将的伤亡其实不大,但却已经是疲累至极。
而且,现在已经是四月头上,天气回暖,林羽堂在城墙布置的冰墙已逐渐开化,正在失去效用。
这代表着,等冰墙彻底化开,守城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果再让吐蕃人这么耗下去,哪天真的举十万大军全力攻城,李瓘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