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这个异界需要革命 > 第十一节 回望夏京

第十一节 回望夏京(1 / 3)

出了及第楼,穿过熙熙攘攘的朝阳大街,去宫门外的皇榜处看了一下。皇榜上张贴出了一系列由大臣奏定,翰林官撰写,内阁定稿进呈,皇帝披红,太后盖印的圣旨内容。

跟太学生们抄录后在及第楼里传播的一模一样,只是落款处多了几个字“景德元年诏”。

景德是十八岁的皇帝的年号,元年并非第一年,而是第二年,去年新君登基,根据礼制,不能改先帝年号,所以到了今年才是景德元年。无论如何,新皇帝也只做了一年皇帝,就大权旁落。对一个皇帝来说,极为凄惨,更凄惨的是,竟没几个人为皇帝鸣不平。就连那些意气风发,什么话都敢说的年轻太学生,一个个想的也是太后开了恩科,多出许多科举名额,他们有更多机会科举做官。

朝堂之争,国家大事,这些距离刘知易太远,来看皇榜内容,主要是为了心安。太后垂帘,虽然有些于理不合,毕竟皇帝已经成年,此时将皇帝架空,无异于政变,但刘知易并不在乎这些。家天下的政治形态,太后也好,皇帝也好,都是他们一家人的事。刘知易只关心还会不会有波折。

看着明确的诏书内容,刘知易心思复杂。太后垂帘,这是通过政变后逼迫皇帝下达的圣旨,违反传统。所以太后当政,掣肘颇多,哪怕她亲弟弟魏太师把控朝堂,也难免有人心中不服。因此太后垂帘后,采取怀柔政策,怀柔的目的,除了给普通百姓展示她的仁心外,更多是利益的考量。

赦免涉事御林军,笼络的是御林军背后的权贵阶层,如今文盛武衰,凭借武功起家的权贵阶层有些大权旁落,但依然不容小觑,比如手持太后懿旨带兵闯宫的金吾卫曹将军,就是典型的权贵。

赦免府兵,则笼络住了兵部代表的文官集团。大夏文风兴盛,文官选拔通过科举,不像武官阶层那么固化,相对公平公正,是大夏国八万万子民改变地位的最公平的机制,因此哪怕是老百姓也愿意让子嗣学文,甚至有穷文富武的说法。没有钱,练武没前途,但学文不一样,只要有天赋,一旦开悟,官府有各级官学免费培养,太学中为何一大批粗衣穷酸,就是因为这种机制。

太后能够笼络住文武两大官僚集团,并非太后真的手腕多高,事实上这次政变,根本没体现出魏太后这个宫斗高手的能力,主要是小皇帝太欠缺经验,将官僚集团推到了太后一边。但凡小皇帝稍微安分一些,遵循旧制,让这个成熟的官僚系统自行运转,就没人能撼动他的地位。

既然太后是通过赦免徐案涉案人员的方法来笼络官僚集团的,她就不会轻易翻案,太后在一日,现在的诏书就是定案,谁也推翻不了。

刘知易稍微回忆了一下可怜的光绪皇帝的下场,心里就踏实多了,现在太后大势已成,只要她不瞎折腾,就能一直垂帘听政下去。

看完皇榜,心情格外轻松的回到客栈,收拾行李,刘知易可以回家了。他相信,如果家人也收到了消息,应该也急着往家赶。

背起箱笼,箱笼的重量压在肩上,刘知易感觉有些吃力。

箱笼里有一些衣服,这不是最重的,还有一把从未示众的法刀,这也不是最重的,最重的是半箱书籍。一整套《大夏律例》,大夏国通过编修历代法律,编纂出的一部法家典籍,算是刊印天下的法家官方教科书。这是刘知易玩系统时候,一时手贱兑现出来的,他发现通过系统学习到的东西,竟然还可以具现成实体,只是一旦变成实体,就再也回不去了。

进城本就不严,出城更加松懈,没有波澜的出了夏京城,这次走的北门玄武门,门外不远就是夏江,正对着万胜桥。过了桥,那边就是春风亭地界,算是到家了。

万胜桥桥长十里,桥面宽阔,可容八辆马车并排通行。桥下是更宽阔的河水,河水从九十九座桥拱下流过,滔滔不绝。

每次走过这座桥,刘知易都不免感慨,工业时代之前,修建这样一座石桥,简直就是奇迹。

桥面不是平直的,中间略高,中央三座桥拱也更大,可以让大船穿行。走到最高处,刘知易回头看了一眼夏京城。

最新小说: 铁血虎贲战大明 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 晴时踏雪覆白桥 邪能并不会欺骗你 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 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 九幽剑主 凡尘仙缘 我在大虞当杀手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