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妯娌们分外关心的李家各类店铺中,药铺里生意兴旺得出人意料。李慎卿雇请的看病郎中一天到晚都忙得两脚朝天。顾客盈门是因为李家药铺信誉高,药价又不会因人多而随风乱涨;加上战乱,躲进城里来避难的有钱人、穷苦人生病或受伤的也越来越多。
药铺购进药的价格上涨了,李慎卿担心跟着购进药价提高售药价格会影响声誉,就雇短工到山间采挖药材加工。只要山里挖得到的药材,就不购进,而成本则不到购买的五分之一,只是时间过程上要长,一批药的采集、加工到成药,往往要个把月的时间。所以采药也是李家药铺做的一项大事。有时某种药材丰收了,留够备用的外,药铺里也会大宗的出售成药。药铺部分自采加工的药价格不仅没有上涨,还在周围一片涨势中下降了……
李家药铺救死扶伤的精神为穷困的病伤者感恩而在当地广为传颂。城中乡下求医问药的人都慕名而来。
这日,药铺闯进一位胳膊受轻伤模样的穿军装束的人,但他的军装很特别,一双满是灰尘的旧皮鞋。鞋偏大了,他每走一步路脚要斜一下,防止鞋脱掉。鞋子里大概塞进了些草,有干草叶子从脚边伸出鞋帮,脚踝上还绕着几圈草叶子,没穿袜子,不知道他这是用草来撑鞋子怕掉的,还是用来替代袜子的;腿上的裤子是蓝灰色,灰土土的,一条膝盖上已经破了一个洞,勉强用一片麻布缝补了一下,上身的褂子跟下身裤子显然是不配套的,却是崭新的衣料,虽然也被灰尘涂抹得深一块、浅一块的。光着头,脸上的汗水顺脸颊往下流,把脸上的灰尘冲成了一条条蚯蚓蜿蜒的形状。他进了门,从破衣服里抖出一杆隐藏起来的枪,手里紧握着那杆枪,指东画西,所见之人,连忙避让,唯恐躲闪不及。
大兵进了店铺,端着枪就坐到郎中面前,吓得其他等候把脉看病的病人急忙闪到一边。负责管账的李大泉见其所来似并非正道,担心无端滋事,就悄悄吩咐负责抓药的伙计李才叫来几个在后院加工炮制药的伙计到前面帮阵势,让他顺便悄悄赶快往大宅子里报告李慎卿。
李才匆匆跑到李家大宅,可巧李慎卿不在家,急慌慌的向仆妇们打听,才知道这会儿只有大老爷修养在家,老太爷一早也出门去会友去了。李才权衡了一下,决定报告给大老爷李荣卿,请他定夺主意。
李荣卿并非是什么因病在家休养,只是为避时局的战乱而躲避在家罢了。他在家喝喝茶,骂骂人,长吁短叹,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宅院里的人除了老太爷、老太太,都尽量避开他,或者跟他少言语,免得无端被数落训诫受闲气。
李才快步跑到长房门前,见李文、李武站在门口。看见他们两人,就知道大老爷肯定在家,他心里有了着落:总算找到给他们掌舵的人了。
李才气吁吁的一屁股坐在门口,抬手让站在长房门外听差的李文进去传报一下,说有要紧事要见大老爷。李文瞅瞅他,竟然连连摇头。他只好求李武。李武直皱眉头,劝他不要进去找骂。李才只好把药铺来了蛮横大兵的紧急情况说给他们。李武李文一听也怕了。但是依然都推脱不肯进去通报。李才少在李家内宅当差,所以对于内宅鸡毛蒜皮的力量大大低估,就歇歇脚,撩撩衣袍,横横心,自己冲进去了。李文李武也没阻拦,只是两人看着他进去的背影又拧眉毛又叹气……
阳光明媚温暖的照射着院子,院子右侧有一架葡萄。葡萄叶子落光,干瘦的藤条扭曲着趴在木架子上。架下摆着桃木雕花的朱漆桌椅。李才进去,就看见大老爷独自在干枯的葡萄藤下晒着太阳,悠哉品着茶。
李荣卿悠然的坐在那里喝茶,抬头看见李才,立刻严厉的问:
“你,哪房的?怎么擅自就闯进来了?”
“大老爷,我是药铺的伙计李才!”
“你是药铺的人?你不在药铺本分听差,跑来这里干什么?”
“大老爷,药铺来了蟊贼……”
李荣卿一听说有蟊贼闹到店铺里来了,就噌的站起来,骂口不迭。李才想说的话,几次出口,都被连连的横骂抵回去了,低头站在一边,懊悔得直皱眉头,心里干着急,担忧自己办事不力,耽误时间长了店里铺里出什么事,怕自己又要被扣工钱。
听见大老爷大骂,李武小步跑进门来,跑过来,也不敢插话,低着头,苦着脸,不停的拧眉。大老爷先是骂蟊贼混账,又骂当局者软弱,不肯使出硬手段,到后来再骂什么,李才就没听进去,只能不停的点头。他骂完了,又坐下去,端起茶杯,品了两口茶,才道:
“李才是吧?你说的这事,要去找三老爷,我不好插手家里店铺的事。那里又不是衙门的事。”
李才连连称是,就要走,但是又听大老爷道:
“这事如果要打起官司找我才对。店铺事,你去找三老爷定夺,看他怎么处理吧。”这样说着,继续悠然品起茶来。
等到李才从李荣卿的房出来,已经过了三盏茶的时间了。他心里不满道:打官司也不该找你,你在家,管哪家的官司!正这么想着,看见长房门口的李文一派又哭又笑的相容对着他。李武也跟着出来,脸上的表情和李文一样。他白了两人一眼,气嘟嘟的快步走了……
李才走到大门口,站在那里正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就见五老爷李瑞卿和六老爷李铭卿两人慷慨激昂的从外面大步踏进来,李才忙上前请安。瑞卿和铭卿瞅了他一眼,笑了笑。等到他们擦身而过时,李才鼓起勇气对着背影试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