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算数,昨儿俺们村的那个胡老二不是当场从官府这儿领走了六百两黄金吗?不信你问,好多人都亲眼看到了呢。”
“是哩,确实有这码事。”
“咋回事?干啥给那么多的黄金?我咋没听说呢。”
“说来话长,前几天咱们新上任的左庶长大人,叫人在这竖了根木头,说只要有人能把这根木头从这儿搬到北门去,就赏给他一百二十两黄金。围观的人不下上百号人,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赶去碰这根木头。左庶长大人干脆把赏金提高到六百两黄金,嘿,还别说,正赶上俺们村的穷光棍胡老二走狗屎运,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扛起木头就直奔北门去了。这倒好,左庶长大人的六百两黄金到成全了他娶媳妇的美梦了。左庶长大人不仅当场兑现了承诺,赏给胡老二六百两黄金,还夸奖了胡老二呢,说他能听从朝廷号令,是个良善百姓。想想都后悔,为啥当时我就不敢去碰那根木头呢?”
“那是因为你呀,注定要打一辈子的光棍命。”
众人哄笑。
“哎,都别吵吵了,听听告示上都说了些啥?”
老儒生还在摇头晃脑念告示:“男耕女织,凡生产粮粟布帛多者,谓之良民,免其全家劳役;因懒惰而贫穷者,罚没为官家奴仆……”
人群中又有人在议论——
“听到没有,告示上说,只要多打粮食多织布,就可以免除全家的劳役呢。”
“可不是嘛,要是都像陈狗儿那样,到时候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老婆孩子都得归官府使唤喽。”
“哎,说那干啥哩,咱回去后跟他好好说说,劝他赶紧好好争干不就行了。”
“那倒是。”
三
城郊田埂上。
卫鞅在孟兰皋及县令等陪同下巡视民情。
放眼望去,只见阡陌纵横,农民们正忙着在水田里插秧。
县令恭维道:“自从推行大人变法令之后,百姓们都踊跃致事‘废井田,开阡陌,如今已垦荒百顷,委实可喜可贺呀,”
卫鞅慨叹道:“关中沃野千里,如能充分调动举国之劳力,便能开垦出百顷良田啊。”
孟兰皋道:“大人所言甚是,只是秦国地僻人稀,国中世族抱残守缺,泥古不化,致使‘初税亩制‘都无法施行,百姓们均以务农为苦,对致事农桑兴致索然,加之地方豪强劣绅的苛税盘剥压榨,逼使不少百姓逃离农田,改行干起了沽酒、屠狗、贩卖私盐的勾当,有的甚至铤而走险,啸聚山林占山为匪……”说完看了一下卫鞅神情,又继续陈述:“不瞒大人,说句实话,由于劳力极度匮乏,导致秦国五分之三的土地都无法开垦出来啊……”
卫鞅点点头:“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农桑耕作之兴废,乃富国强兵之根本保障。当务之急,是想方设法积极调动所有可调动之劳力,全面致力农桑耕作……”扭头问县吏:“本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贵县……”
县令点头哈腰:“大人有话只管吩咐就是,卑职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卫鞅:“本官想知道,在贵县管辖境内,青壮年男丁有多少人?老年人有多少?青年妇女和儿童各有多少人?读书人和官吏各有多少人?从事经商者有多少人?无事可做的游手之徒又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