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秦汉风暴 > 第六章 秦王丞相和将军

第六章 秦王丞相和将军(3 / 3)

这番说词当然是官面上的套话,范雎表面上说的理由是秦国疲惫应该修整,可实际上他担心的是一旦白起攻下了邯郸灭了赵国,那么白起就是秦国立功数百年以来第一个率军灭掉大国的武将,白起就是秦国最大的功臣,最大的功臣应该做最大的官儿,最大的官儿除了秦王就是丞相,王的位置是肯定不能给白起的,那就只能把他丞相的位置让给白起。

丞相的位置,那可是范雎的命根子,想他范雎大难不死好不容易坐到了丞相的位置,屁股还没做热乎呢他怎么肯愿意挪地?再说曾经贫苦的范雎一旦坐上了丞相的位置,掌管了生杀大权,享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耀之后,他也不甘心把这个位置让出来。

让贤的人有的是,但绝不是范雎这样的人。

越是年少贫穷的人越是珍惜日后的富贵,一旦功成名就,他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这是人性,也是常理。

范雎绝不能让白起继续立功,所以白起必须撤军。

那么秦王呢?历史上的嬴稷也是有口皆碑的明君雄主,他会看不出来范雎心里的小九九吗?

我想,秦王应该也知道范雎在想什么,只是秦王选择不戳破罢了,秦王不但不戳破范雎,反而默认了范雎的意见将白起从前线召回来。

秦王召回白起,官方的借口当然是秦军疲惫之类的话,这当然也是现实,长平之战白起是胜了,但也是惨胜,刚烈的赵军士卒在无数次冲进秦军壁垒的过程中秦军也是损失惨重,白起自己都承认在围歼赵军的过程中秦军死伤过半,也就是说秦军至少也死伤了二十万人,接近二比一的战损比,秦军疲惫确实不是虚言。

但,嬴稷更应该清楚,秦军只是疲惫,是伤亡,可赵军是全歼,况且现在的赵国人心惶惶危如累卵,只要白起继续向邯郸进攻,攻下赵国可能性非常大。

秦昭襄王关键时候撤下白起,原因和范雎如出一辙,那就是白起的功劳太大,大到让秦昭襄王畏惧的程度,白起若是真的灭了赵国,白起的声威将在秦国达到鼎盛,到时恐怕秦国子民只知白起不知道他秦王,更重要要的是,军中的将领怕是都对白起佩服的五体投地,若是领兵在外白起造反自立为赵王,这些秦军将领是听白起的还是听他秦王的?

白起肯定不会反的,但他会不会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有了反叛的资本,一旦一个人拥有的力量超出了上级的控制,那么这个人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当然,这样的情况也可以避免,如果白起为人出事圆滑一些,嬴稷再豁达一些,一切都能往好的方面发展,可问题就在于白起是个性情刚烈一人,一生鄙视范雎那种唯利是图的小人,而嬴稷虽是一代明君,可他的心胸显然没有达到有容乃大的程度。

秦王的私心在这一刻作祟了,不顾白起的百般请求,嬴稷一意孤行将白起从前线调了回来,秦国大军罢兵,归国修整。

一个小小的私心,导致秦国灭掉赵国的时间足足推辞了几十年,或许秦昭襄王的心眼儿能大一点,那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人就有可能是他,而不是他的曾孙子嬴政。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嬴政在这一年出生)正月,秦军正式罢兵,白起一气之下回国,回到咸阳没多久就病了。

这一次白起是真的生病了,绝不是在放烟雾弹,此时也没有再放烟雾弹的必要,早已不再年轻的白起刚刚经历了旷古未曾有过的长平之战,在大战的过程中,白起几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处在神经紧绷的状态,舟车劳顿战场之苦倒也是次要的,可是秦王的一纸调令简直就像是一盆凉水浇在了白起的心头,不堪重负的身体终于在这一刻压垮。

白起病了,秦王松了口气的同时又不禁有些心愧,他可能说了些安慰白起的话,或者奖励了白起一大堆金帛,可是这些都不重要了,秦国已经确定罢兵,白起的战机稍纵即逝,长平大战的似乎在白起倒在病床上的那一刻就降下了帷幕。

然而,和平并没有持续太久,准确的说只有短短的九个月时间。

九个月之后,战火又一次在秦赵之间燃起。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