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持反对态度的阁臣转变态度,无论是转而赞同,还是转而弃权,其他人就需要拿出折中的方案或是交换的条件。这在政治生活中是最司空见惯的东西,钱谦益、文安之、郭之奇都是久在官场的人物不说,陈凯亦是独当一面多年,略显得有些生涩的张煌言,其智慧亦不容小觑。至于未来的会加入战时内阁的其他阁臣,能够入阁显然也不可能完全不懂其中的门道儿。
“那么,这轻重缓急有谁判定”
“自然是元辅,若是元辅不当值,便由次辅代为判定。当然,任何阁臣都有权力对此决定提出质疑,质疑一样需要投票表决。”
“嗯,沧水和竟成的想法,老夫以为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出于对朝廷的负责,我等亦无须立刻就将之定下来。若是未来的几天有更好的想法,或是可以对这个想法有所裨益,那么我等还可以继续把这个想法考虑得更为周全。若是没有的话,也可以有一个深思的空间。”
批红权事关重大,钱谦益如是说来,陈凯、郭之奇和张煌言皆是表示认同,唯有文安之沉吟了一瞬,便立刻有了一个新的想法“竟成所设置的比例,老夫以为没有太大的商榷余地了。但是,为了避免有的阁臣趁着部分必定会持反对态度的阁臣不在强行通过议桉,我等必须在这上面加上一个限制才行。”
“限制”众人看向文安之,而文安之却看向了陈凯。紧接着,其他三人亦是将视线投诸在了陈凯的身上,因为他们相信陈凯一定可以想出更加完满的补全方案。
稍加思量,陈凯便是眼前一亮“我想,既然阁臣可以兼管部务,那么阁臣同样可以明文规定其兼管相关势力的事务。任何涉及相关势力的议桉不得在该管阁臣不在的情况下投票批红。”
并非是入阁就须得兼管部务,而是需要明确兼管职责方可。张居正的前任首辅高拱就曾兼管吏部事务,后来东林党大老左光斗亦曾援引此例主张由孙承宗兼管兵部事务。类似的事情在明朝中后期并不鲜见,在座的众人亦是无不知晓。而陈凯的办法就是彷兼管部务的模式,明确该管相关势力的事务的权责,亦可以说是将之摆在明面儿上形成相关的制度。
“如果该管阁臣当时不当值,但又急需处置呢”
张煌言试探性的出言问及,没等陈凯开口,钱谦益便直截了当的做出了回答“若是休沐,便立刻派人召回;若是生病,便是抬也要抬来。我等辛苦些没什么,只要能确保国事无碍,舍了这条老命又如何”
这里年纪最大的便是钱谦益,估摸着就算战时内阁扩大也不太可能会有比钱谦益年纪更大的阁臣,既然就连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牧翁,我倒是觉得,若是小恙也就罢了,身染重疾或是会传染的疾病,可以不到内阁投票,但需要指定另一位阁臣或是朝臣代为投票。”
“嗯,竟成此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