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主动去发掘问题,等着问题找上他,那就是大问题了。
百姓之事无小事。
次日用完早饭,二人步行出城。
哥舒带着伯景郁,想叫他沿着这田间地头,看看百姓们日常播种,让他自己问问百姓的收成,日子过得到底好不好。
一路行至书院,已经到了晌午。
从居安城到希望书院十里地,山下开荒的农田不少。
伯景郁注意到很多孩子在地里头耕种,问哥舒“舅父,这些孩子不是应该在学院读书吗”
哥舒“你自己去问。”
伯景郁走上田埂,走向这些孩子,前头带头的是一个老翁。
哥舒远远地看着,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今日的教导,让伯景郁心中能有更多的感触,让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民生。
过了一会儿伯景郁从田里回来。
哥舒问他“有答案了”
伯景郁点头“有了。”
读书也不一定能够跨越阶级,但不代表读书没有用,他们读书识字,起码能教育好下一代,学习种地是为了养活自己,学习知识是为了丰富自己。
这个范围一点点一点点地扩大,总有人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的生活好过起来。
并不是说读书跨越不了阶级,就不去读书。
哥舒“有人说过,跨越阶级最好的办法是取消阶级。”
伯景郁“谁说的”
哥舒扬了一下下巴,“来了。”
一辆马车出现在伯景郁的视野中,进了能看到,马车檐上挂着带有庭府字样的灯笼。
“这就是百姓歌颂的庭大善人”伯景郁扭头问。
谁料身边已经空了,再看,哥舒已经往主路上走了。
伯景郁快速跟上。
刚到主路上,马车上的帘子被掀开,仆从将板凳放在地上。
从车上走出一个年轻的男子,看着十六七岁的模样。
哥舒琎尧伸手去扶他,“身体好些了吗”
庭渊轻咳了一声,“好些了。”
前两日他们在河边钓鱼,突然下了一场雨,两人都淋了雨,哥舒没事,庭渊着了凉。
他看向哥舒琎尧身边的年轻男子,面容英俊、身姿挺拔、仪态端庄,身上倒是没什么书生气,更多的是英气蓬发,“这就是你说要给我引见的人”
今日一大早,哥舒便差人去府上传消息,说是要给他引见一个人,让他到书院一趟。
哥舒道“是,就是他。”
伯景郁也来到跟前了,他往庭渊身后看去。
庭渊不知道他在看什么,随即下意识回头,身后什么也没有。
风吹起了马车的风帘,车内空无一人。
伯景郁十分惊讶地问哥舒琎尧,“这就是百姓歌颂的庭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