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令月身形比一般小娘子高大,天生神力,又有过人心智,但她这般年岁,终究让人无法放心。
李令月却道“边关屡有战事,人人都道阿娘虽有内治之才,却无外征之力,我愿为阿娘打破这一传言,正好拿那复辟的东突厥试试我军新研制的火器那火器的威力,朝臣不知,阿娘也不知么阿娘大可不必为我操心。”
“时不我待,我本已生得比兄长们晚,若还不知奋进,只怕再过几年,真要被安排个合适的人嫁了。阿娘,我不愿如此。”
李令月握住武皇的手,恳切地道“若连阿娘都不支持我,还有谁会支持我”
她决议要走的路,原是最艰难的一条路。她得立下不世功绩,才有与兄长们一争的希望。
武皇与李令月对视片刻,终是点了头。
令月既已作出决定,她便做她的后盾吧。
只是,令月年龄尚小,又无战功,做不得主将。她想在边关有所作为,需有知她信她的人配合她。
武皇思忖片刻,点了李令月的武师傅为主将,又册封李令月为偏将,命他们率军前往边关。
不少人都说武皇疯了,居然将年幼的女儿赶去战场,武皇却一意孤行。
在李令月率领早已调教好的五千玄甲军出行之时,武皇亲自来为她送行。
彼时,身穿甲胄,骑在马上的李令月对武皇道“阿娘,我会让其他人看见,任用我为将,是您做过的最明智的选择。”
她的面容尚且稚嫩,然而她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那一年,李令月命人研制出来的火药,与她本人一起声名大噪。她也因击溃了东突厥与西突厥,而被晋为镇国太平公主。
重新将东突厥纳入大唐版图,并让西突厥重新低头臣服之后,李令月并没有回到繁华富庶的长安,而是依旧驻扎在边境。
西突厥虽败,尚有一战之力。
大唐地广人稀,短时间内难以将突厥人彻底同化为大唐子民,此地仍需武将镇守。
武皇因李令月之功,册封李令月为安西节度使,命李令月镇守安西四镇。
李令月一面与西突厥,吐谷浑,吐蕃等地通商,试图以经济牵制西域各国,一面在休战时加大力度推广各种高产作物,伺机蚕食西突厥的领地。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以武力来镇压一方,只是一时之计。想要让突厥永久纳入大唐的版图,便需让突厥人在经济文化层面,对大唐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如今,突厥人与他们的王族一条心,若在往后的日子中,突厥人发现,跟着大唐,日子比跟着旧日王族的日子好过,他们还会对王族忠心耿耿吗
到了那时,只怕突厥人第一个叫嚣着取缔突厥王族。
李令月十六岁这一年,她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已初见成效。
正当她准备再接再厉时,长安却突然来了一纸诏书,将她召回了京中。
原来,这一年年初,太子李弘因屡屡被武皇训斥,郁结于心而病倒,不久后薨逝。至此,储位空悬。
武皇知晓小女儿的远大志向,自然不会让她错过这一场博弈。
这时,李令月的三个哥哥,李贤,李显与李旦斗得正欢。
他们在打压彼此的同时,一个个都试图拉拢李令月这个深受武皇宠爱,又手握重兵的妹妹。
在他们看来,李令月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武皇的倾向。
李令月自然谁也没理,作为手握实权的公主,她为何要支持自己的兄长,而不是亲自上位
谁有,都不如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