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墩军(1 / 2)

天光放亮。

李自成带着几个喽啰动身出门。

常峁墕人多嘴杂,不适合当练兵之地。

十里地外的西山茆原有二十几户人家,如今死的死逃的逃,已经人烟绝迹。

那边山路难走,附近也没有其他村子,正是藏身好去处。

踏勘完地形,李自成安排刘宗敏带人搬家。除了让李自敬继续住在常峁墕打掩护,其他人都安顿到西山茆。

刘宗敏忙乎的同时,李自成引上弟弟、侄子牵着驴驮着粮食、布匹赶往四十多里外的李家村。

那是李自成出生的地方,还住着一堆亲戚,接济一下他们也是应该的。顺便去办点正事。

晌午时分,三人走到了黑木头河旁的华严寺。

寺庙富,有河谷水浇地三百多亩。

李自成以前在这里当过和尚。

他爹老来得子,生怕养不大,所以打小就送李自成寄籍华严寺,直到十二岁才还俗回家。

李自成三人进庙吃顿饭,跟熟人攀扯几句,留下一匹棉布,再次启程。

路经一座烽火台,李过看见有个小媳妇蹲在那里晒太阳,吹了个流氓哨就唱开了

“手扳上树杈把妹妹照,小塬山来高又高。

四面七十七道峁,道道是尖峁。

这山望见那山高,小妹妹山上晒日头。

哥哥看见了,脚大手小脸盘好,走起路好比旋风绕。

操心闪断腰”

小媳妇脸不红心不慌,站起来大声对唱

“荞面那疙瘩羊腥汤,肉肉贴住绵胸膛。

手扳胳膊脚蹬炕,越亲越好不想放。

死死活活相跟上”

妹子唱几句,然后风一般跑下山。

扑通跪下了。

“哥,给碗粮吧。”

军士之苦,莫过于边军。

边军,就是驻扎于九边的兵。

九边,明朝为抵御蒙古及女真势力陆续在长城沿线设立的九个大军区。1九边较大,其实各地还细分了十几个镇,都有总兵官。

由东往西依次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榆林镇、固原镇、宁夏镇、甘肃镇。

五年前,辽东经略熊廷弼的脑袋在这九个地方一一出现。

起初九边虽然时不时要打仗危险了点,但是“宽衍川地,尽属军屯”。边军们小日子马马虎虎也还行。

现在完蛋了。比如波罗堡、响水堡等处被艾家占据的军屯良田就有六千余亩。

边军士兵变成了军官和大地主的家奴。

边军谣

边军苦,边军苦,自恨生身向行伍。

月支几斗仓底粟,一半泥沙不堪煮。

聊将斛卖办科差,颗粒何曾入空釜。

官逋私债还未足,又见散银来籴谷。

揭瓦偿,今年瓦尽兼折屋

边军之苦,莫甚于墩军。

墩军,驻守在烽火台。

墩台多在荒郊野外,高三四丈,上下皆用软梯。每墩以五人居之,若无水之处,则修水窖一所,冬蓄冰,夏藏水。

墩军与夜不收并称为两大苦役。

墩军之苦,根源来自内与外,而内甚于外。

在外部方面,并不是时时刻刻要面对敌人威胁。尤其是二三线墩台,几十年无战事。

内部因素则不然。

按照制度,守墩士卒多半为卫所正军,数月轮番一次。但从明中叶起,墩军未得轮替已成常态。

有手艺的士兵,可以被安排至将领或权贵家中,免去上墩之苦;有钱财的可以贿赂上官,买到不危险的腹里或边内墩台,甚至不用上墩,在家睡大觉。

而穷光蛋小兵,只能长年累月在墩台上站岗,老死在烽火台。

所以墩军逃亡甚多。

后来朝廷又征发罪犯当墩军。

可是真要有紧急军情出现,能指望罪犯给你示警人家早撂挑子跑了。

前些年“有虏入,避不举炮传烽,虏出方虚张声势以掩耳日者。如前延安入犯时,烽火未传至镇,而声息已闻遍省,有速于传火者乎每每迟之,是皆因守墩原无人”

最新小说: 十里芳菲 惊悚游戏:女诡怎么都是我前女友 开局得到九本天书罗天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杏山仙寨 终极:这个时空我守定了! 我自九天来 天行剑祖 修仙从养蛇开始 疯魔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