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洋的每一世人生历练中,都是刚回来的头十来年最容易躁动。
等到了中年以后,便渐渐波澜不惊、收放自如了。
这十几年的躁动跟他500多年的人生比起来,就如同每一天的五六分钟。
所以,五六分钟后,他就暂时把这事儿放下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了。
当然,下课后,他还是再次来到外面的树下。
可脖子摇晃的都有些酸疼了,也没看到那个女孩儿出来。
再下一堂课休息时,姜洋上厕所去了。
擦了擦手回到座位上时,有个人坐在他座位上,跟范思雨热聊着。
姜洋一时看不出这是男是女。
这人头发只是比姜洋略长点,肩膀又宽又平,个头儿比范思雨还要高一些。
校服穿在他身上并不显得拖沓。
到了近前,等他转过脸来,姜洋还是一眼看出她是个女孩儿。
尽管她长得剑眉朗目,浑身上下透着英气。
但凭着姜洋阅人无数的眼力,她的女性一面根本就无处遁藏。
而且,姜洋一下就看出她维度惊人,比同龄的大多数女孩儿都大出两三个号码。
只不过她肩宽显不出来。
见姜洋回来,范思雨一把搂住她脖子:“这是我老公……”
“去!”
女孩儿扯下范思雨的双手,冲姜洋点点头,然后跟范思雨撇撇嘴:“你老对儿挺帅哦。”
“嘻嘻,他是我叔叔。”
“瞎说,回去了啊。”
说着,女孩儿冲姜洋点点头,到他们后面两排的位置了。
姜洋好一会儿才坐下。
这女孩儿太高了!
有将近一米八!
上古时代的人因为蛋白质摄取比较高,也的确有不少长人。
但男的也顶多一米八几,女的鲜有超过一米七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华夏大地完全进入农耕文明了。
大家的个子也越来越矮。
到了两汉三国时代,姜洋这一米七六的个子都算大个子了。
最高的兀突骨也就一米八五。
吕布还没姜洋高。
穿个内增高,一会儿觉得自己九尺,一会儿觉得自己丈二。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阿尤OK?
关羽也差不多一米七五的样子。
诸葛亮不矮,也不过一米七二左右。
曹操更矮,连一米六都不到。
作为历史见证人,姜洋还为此写了几篇论文。
但再怎么长篇大论也论不过满腹经纶的专家教授们。
他们动不动就拿秦尺、汉尺来举例。
但他们选择他们相信的,放弃他们不相信的。
比如,古人都说“七尺男儿”。
七尺男儿就是一米六左右。
从秦汉到明清没多大变化。
这一米六就是合格男子的标志。
就像招聘广告的身高要求,男一米七以上什么什么的,意思这就是及格线了。
可专家教授们把这个最常见的证据弃之不顾,反而没事就把里的身高八尺、身高九尺,身高丈二啥的拎出来。
能当真吗?大哥!
你见过七尺、八尺、九尺,可你听说过七尺一、八尺三、九尺二吗?
误差以尺来论,这事儿能当真吗?
下午第一堂课下课,姜洋就赶紧跑出来,继续在树下摇脖子。
摇了几下偷看一眼。
上午的那个位置果然有个苗条的身影。
姜洋大喜,准备过去搭讪。
等那个女生转过身了,却差点没把姜洋气的背过气去。
那是个四方大脸、满脸粉刺、鼻孔朝天的女生。
尼玛!如花!
啥人都能活动脖子吗?
啥人都能在树下站着吗?
姜洋再往远近打量一番。
只见每棵树下都站着个女生,在那里假模假式地摇晃脖子。
我日!算你们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