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个奇人在看过婴儿之后,就说这孩子与道家有缘,道士还给取了李缘道这个名字,说在二十九岁时是李缘道道缘最为福厚之时,结果却不收徒,你说做父母的失不失落?
更失落的是,这位奇人只在村里待了几天,又收罗了些钱粮,然后带着粮食和粮肉票飘然而去,一代奇人竟然没在村里落脚生根。
巧的是,李缘道干了好几年的程序猿,习惯了加班加点,但却在三十岁的时候,升任公司技术部门总监之后,在没加班的情况下,眼睛一闭一睁,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世界,成了一个丧失记忆的七八岁小童,而且还是附近百姓都不知道他身份的小童。
俗称黑户。
作为黑户,李缘道很有自觉性,一直游离在县城之外,不敢去人多的地方。
但是人活着得吃饭,一个失去记忆的七八岁小童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在这封建时代,给他活下去的机会并不多。
在封建时代,人为了活下去,有时候手段其实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活着,所以李缘道仰仗自己欺骗性的年纪偷过往行人,然后再找附近人家换些吃的。
通常来说,出家人比寻常人宽容,所以李缘道将目标放在了从玄武山上下来采买的出家人身上,不管和尚还是道士,一律通吃。
事实也如此,偷窃被人抓住,被偷的和尚和道士一般只是要回钱财,踹他两脚便算了事,若遇见和善些的道长和僧侣,会给他一点银子或者粮食,倒也没人拉他去见官。
靠偷窃,李缘道过得还算不错,不仅没饿着肚子,两个多月还挣下了三两银子。
怀揣三两银子,在李缘道看来,自己应该属于薄有资产的人,按照他看过最多的唐朝来算,三两银子哪怕在贞观朝也可以算一笔巨款了。
这个莫名其妙的云国,难道还能有大唐贞观年间富庶?
刚到云国的他,不信。
钱财不算少,李缘道打算再挣一笔就离开这个叫贫县的地方,作为一个不知道自己身份的人,留在本地风险委实太大。
虽说他身上破破烂烂的衣服质地不差,不像贫苦人家的孩子,但是他在县城周围晃荡两个多月,却从未听说哪家的小公子丢了,倒是听说不少富商、地主派人找家中的逃奴。
根据李缘道的猜测,他估计自己很有可能属于高级伴读书童之类的人,就是不知道自己属不属于逃奴。
但不论哪种情况,说到底他还是一介奴才,李缘道可没有做奴才的性格,若是被找到后,无论何种结果,对于李缘道来说都不是什么好结果。
离开贫县是最好的选择,凭借后世带来的见识,在古代过上富足的生活应该问题不大。
李缘道的运气不错,最后这次“挣钱”,正好遇见了道虚真人,然后他就被道虚道长捡回了太玄观,赐道号“玄应”,去官府造了册,有了度牒,从黑户变成了正儿八经的道士。
“十年了。”道虚道叹了口气,似乎在感叹时光飞逝,轻轻抚摸着玄应的头顶,“为师能传授你的武学与道法你学会四成,剩下了六成,便需你自己去体悟,为师赠与你二百两银子,你下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