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妃的人选,不是宗室里那群猪随便取个媳妇。
这件事,关系到未来多少年后,大明的后宫主位。
那是母仪天下的位子。
老朱家,向来不推崇所谓的门当户对,亦或是世家大族。
但,娶妻娶贤,这个道理按照老朱家的小农基因,那是根深蒂固的。
良久后,朱棣方才开口:“便选孙若微那丫头吧。毕竟,他们家和你母亲家里,也是沾亲带故的,都是熟人。其他三人,进侧妃位吧。红衣那丫头,要赐名,总不能身为太孙侧妃,连个名字也没有。”
皇帝一言而决,将所有的事情,都给安排的妥妥当当。
大抵和自己想的一样。
朱瞻基也没有异议,只不过心中却是有些揣揣的。
他是在怕,等回了东宫,这事要是让文想那丫头知道了,只怕当场就要化身文青怨女。
然后就是,长叹息以掩涕兮的场面。
有点对不起屈原大夫,但朱瞻基觉得自己,也实在是想不出,该如何形容了。
朱棣则是在观察着宝贝大孙子的表情,见小子没有异样,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爷爷不好当啊!
尤其,是在废物儿子不当家的情况下。
他是又当爷爷,又当奶奶的。
去哪说理去?
不由的,朱棣就想到了,已经走了十多年的徐皇后。
心中又是一阵哀伤。
若是皇后还在,看着如今孙子将要成婚的场面,只怕是要高兴的合不拢嘴了。
然后,皇后必定是要亲自操办起来,从婚衣彩礼,等等一应事物,都要亲力亲为起来。
想了想,朱棣又将一腔忧愁,化为一声长叹。
提提神,朱棣转口道:“鄂宏大前些日子,亲自上奏章给我,南疆眼下有钱有人,进展迅猛。虽然他没说,但朕看得出,他是在问朝廷,等他打下南疆之后,如何安排南疆。”
“自然是设立新的承宣布政使司,先由额宏大、靖江王府、黔国公府,以大明官兵镇压管辖。朝廷再徐徐图进,另派文官,一一接管。”朱瞻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这是他早就谋划好的。
至于让朝廷徐徐图进,是因为新征之地,必定叛乱四起,若是没有大军全权镇压,难免会有反复。
等到地方上,被清洗过几遍之后,才是长治久安的时候。
朱棣点点头:“朕也是这般想的。但南疆离京太远,不可全权交由一人之手。这个道理,你该明白的吧。”
谨防藩镇割据。
是身为帝王的必修课之一。
朱瞻基没有思索的点头:“朝廷,可派一员重臣,或是宗室,总领督办南疆事务。南疆本土,因地划分,诸军分管各地。也好为之后化设新的承宣布政使司预备。”
朱棣点点头,没有当即回应,换了个话题道:“靖江王上奏,说有感广西人口增多,王府不敢多占土地,徒添百姓负担。意欲让朝廷收回广西食邑,转封交趾,乃至于缅甸也行……”
朱瞻基一愣,老爷子说的这话,虽然有些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他是没有想到,他那个靖江王的族侄,会这般迅速的行动起来。
见朱瞻基没有开口,朱棣再次询问:“此事,你如何看?”
朱瞻基眨眨眼:“孙儿以为,有宗室在南疆看着,终究是好事。这事,靖江王前番,也与孙儿提及过,他是想要为朝廷分忧的,但是一直没有门路。这次,大概是看到机会,想要在您这里露露脸的。”
朱棣没急着发话,他看看殿外的天色时辰。
转头对一旁的太监吩咐着。
“进膳吧,朕与太孙一起用。”
老爷子这是要长谈一番了。
朱瞻基默默颔首,想着事情。
……
宫中的御膳,并非每顿都是龙肝凤胆。
大明的皇帝,更不会出现,花十两银子买一颗鸡蛋的荒唐事。
偏殿里,朱棣和朱瞻基爷孙两,相对而坐。
中间的桌子上,也不过是三菜一汤。
蔬菜只有一样,两道牛羊肉菜,一份菌菇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