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吃饭的时候,严格的恪守着食不语的规矩,咀嚼的也很是慢条细理。
只要条件允许,他总是会遵照古人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可若是在军中,大概是要一脚踩在凳子上,一手按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握着羊腿,大口大口的啃着。
环境,决定了人的礼仪举止。
朱瞻基很不习惯于吃饭的时候不说话,哪怕是已经十几年了,还是不习惯。
这大概是,能够横穿数百年的时空,且依旧根植在基因之中的秉性了。
朱棣安静而快速的吃饱肚子,放下碗筷,拿起湿毛巾擦手。
抬头看向对面的孙子,只见碗里还装着半碗饭。
“不合胃口?”朱棣和善的询问着。
摇摇头,朱瞻基回道:“您打算怎么安排靖江王?”
原来是在想着心事。
朱棣轻轻一笑:“你吃着,听朕说就好了。”
在皇帝面前,吃着饭听皇帝说话。
朱瞻基干不出这样的事情,也不敢真的这样做。
他放下了碗筷,招手让人将这里收拾干净。他则是到了一旁,倒好了两杯茶。
看着大孙子这般懂事,朱棣满意的笑着,走了过去:“听说当初,你一到柳州,靖江王就赶忙过去觐见了,倒是个懂事孝敬的人。”
对于靖江王府这一支,朱棣的感情并没有多深。
当初,这支还是太祖高皇帝,念及家人方才获封的。
朱棣想了想,他这些年,除了登基之后的头一年,上一代老靖江王才来过应天一次。
但他对靖江王府,能在太孙初到广西,就赶忙觐见,表示很满意。
朱瞻基点点头:“宗室里,朱佐敬这般的,却也少之又少。”
“缅甸太远了,朕不放心将他给丢过去,要是出了些什么事,朕有愧于太祖爷。”朱棣已经想了很久,将心中的安排缓缓说出:“老挝宣慰司,亦或是木邦宣慰司,或靠近交趾,或靠近云南,朝廷倒是都能顾忌的到。”
皇帝是打算将靖江王府,迁封到老挝或者木邦。
朱瞻基沉吟下来,脑海中浮现出老挝和木邦,在南疆的具体位置。
若是在老挝,则控弦交趾,及更南面的占城等地。
若在木邦,则可监视南疆西部、西南部,孟养、缅甸、底兀剌、大骨剌等地。
但这两处,都不算是最好的地方。
朱瞻基看了眼老爷子,缓声开口:“何不,定在八百大甸?”
这算是南疆中心地带了,境内也有河流,可直通大骨剌,连通印度洋。
按照朱瞻基的谋划,郑和是要在大骨剌修建船厂、军港、军营屯田的。
靖江王府迁到八百大甸,则可以为郑和,将南疆内地的威胁,挡在后面。
朱棣细细的琢磨着,他对南疆没有多少的印象,只知道每隔几年,都会有一批人入京朝贡。
“来人,将南疆堪舆取来!”
想不到,但不妨碍宫中有着最是精细的南疆堪舆地图。
朱棣吩咐了一声,不多时就有四名太监,抬着巨大的南疆堪舆过来。
很形象,虽然有些地方还不精细,但在如今却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朱瞻基看着宫中珍藏的南疆堪舆,心中如是评价。
朱棣已经站在了堪舆前,双眼在地图上不断的扫过一遍又一遍。
“朕有意,加封于靖江王,赐亲王衔!”良久之后,盯着堪舆的朱棣,平静的说出了一句。
朱瞻基顿时大惊。
众所周知,字越少事越重要。
在国朝封爵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字越少,爵位越高。
如汉王,如赵王。
忽然,朱瞻基心里又乐呵起来。
他在想,老爷子会给靖江王一个怎样的新王号。
南疆?